媒體外交話語的語用論辯研究
[Abstract]:Based on the basic framework of pragmatic argument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dia diplomac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search path of media diplomacy discourse. Taking former Philippine President Aquino III as an example to answer a Japanese reporter's question about the South China Sea between China and the Philippin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research path is preliminarily proved. Case study shows that in order to convince the international general audience, Aquino III has adopted some common debate strategies in the diplomatic field in defining differences of opinion, selecting common starting point and demonstrating combination design. Some of these strategies seem reasonable, but in fact they are fallacies. The case study of Aquino III shows that the path of pragmatic argumentation, which integrates argumentation reconstruction, strategy manipulation analysis and critical evaluation, can not only restore the core argumentative steps in the diplomatic discourse of the media. Reproducing its internal argumentative structure can also reveal all kinds of core discourse strategies embedded in it, and more importantly, it also provides a feasible criterion for the rationality of media diplomatic discourse.
【作者單位】: 江蘇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論辯研究中心;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xiàng)目“危機(jī)語境下媒體話語的語用研究”(項(xiàng)目編號:15BYY04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H030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志青;;南海問題的歷史與現(xiàn)狀[J];北京文學(xué)(中篇小說月報);2011年09期
2 鐘聲;;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須學(xué)會自我約束[J];晚報文萃;2012年11期
3 劉志青;;南海問題的歷史與現(xiàn)狀[J];黨史博覽;2010年11期
4 王小依;;基于南海問題為中心的幾點(diǎn)思考[J];文學(xué)教育(下);2011年07期
5 朱陸民;王珊;;試析中國在南海問題上面臨的挑戰(zhàn)[J];傳奇.傳記文學(xué)選刊(理論研究);2011年08期
6 杜德斌;范斐;馬亞華;;南海主權(quán)爭端的戰(zhàn)略態(tài)勢及中國的應(yīng)對方略[J];世界地理研究;2012年02期
7 王杉羽;;淺析南海問題研究現(xiàn)狀[J];黑龍江史志;2013年09期
8 張建強(qiáng);;淺析冷戰(zhàn)以來美國南海政策的演變[J];黑龍江史志;2013年17期
9 ;后窗[J];時代教育(先鋒國家歷史);2009年07期
10 南方;;解決南海問題需要新思路[J];椰城;2009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5條
1 代元龍;;加強(qiáng)國際法研究,多角度多方式解決南海問題[A];2008中國海洋論壇論文集[C];2008年
2 汪樹民;;中國成長的煩惱——南海問題的困境與出路[A];2012年中國社會學(xué)年會暨第三屆中國海洋社會學(xué)論壇:海洋社會學(xué)與海洋管理論文集[C];2012年
3 王俊彥;;論美日在釣魚島、南海態(tài)度的險惡變化[A];中國中日關(guān)系史研究·2012年第4期(總第109期)[C];2012年
4 鄧應(yīng)文;;論越南南海問題國際化之舉措——兼論與其海洋經(jīng)濟(jì)戰(zhàn)略的關(guān)系[A];東南亞地區(qū)研究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5 蔡宏俊;;從海上強(qiáng)國到海疆危機(jī)——明清時期東亞秩序變遷中的南海問題[A];鄭和研究2014年第1期[C];201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蔡鵬鴻;深度觀察“南海問題”[N];解放日報;2000年
2 記者 陳成智;兩岸南海問題民間學(xué)術(shù)研討會在臺北召開[N];海南日報;2009年
3 鄭澤民;警惕美國推動南海問題東盟化[N];國防時報;2010年
4 鄭澤民;圖謀介入,美國引領(lǐng)南海問題大合唱[N];國防時報;2010年
5 鄭澤民;菲律賓南海問題表態(tài)為何自相矛盾[N];國防時報;2010年
6 記者 許春媚 特約記者 王儀;兩岸南海問題學(xué)術(shù)研討會在博鰲舉行[N];海南日報;2011年
7 ;外交部:不接受菲律賓關(guān)于南海問題無端指責(zé)[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8 本報駐泰國記者 丁剛;南海問題緣何會被炒熱[N];人民日報;2011年
9 本報赴馬來西亞特派記者 暨佩娟;和平解決南海問題需要推進(jìn)信心建設(shè)[N];人民日報;2011年
10 鐘聲;解決南海問題需要實(shí)實(shí)在在做點(diǎn)什么[N];人民日報;201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條
1 郭淵;南海地緣政治研究[D];廈門大學(xué);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京花平;我國南海問題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D];南昌大學(xué);2010年
2 劉文文;南海問題中的美國因素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12年
3 關(guān)東;美國對中國南海問題的介入及對策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xué);2013年
4 王永廳;“南海問題”對中國和平發(fā)展的影響分析[D];陜西師范大學(xué);2013年
5 徐鑫剛;中國南海問題中的美國因素[D];遼寧大學(xué);2014年
6 孫煜東;中國南海問題中的印度參與[D];河北大學(xué);2015年
7 譚鵬飛;東盟在南海問題上的政策演變及中國的應(yīng)對策略[D];山東大學(xué);2015年
8 熊琿;新世紀(jì)中越雙邊關(guān)系研究[D];新疆大學(xué);2015年
9 王看;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的噪聲策略[D];暨南大學(xué);2015年
10 朱子露;論預(yù)防性外交在亞太地區(qū)的發(fā)展及適用[D];外交學(xué)院;2016年
,本文編號:22111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2211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