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切音字與漢語拼音

發(fā)布時間:2018-04-30 19:09

  本文選題:漢語音韻 + 取相; 參考:《語文建設》2017年02期


【摘要】:正漢語拼音的歷史始于漢末"反切"的出現(xiàn),在此之前古人采用讀若法和直音法給漢字注音,讀若法取相似音,直音法取相同音,因為這兩種方法不涉及對漢字音節(jié)的分析,都只能被稱為注音。反切是學者在梵文字母的啟發(fā)下利用漢語固有的雙聲疊韻特點創(chuàng)造的,其發(fā)明是漢語音韻學的開始,說明古人已經(jīng)可以自覺利用拼音的原理,科學地對漢字音節(jié)進行分析了。一、西文引發(fā)的"切音字"設想
[Abstract]: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 begins with the appearance of " anti - cutting " at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 Before that , the ancient people used the pronunciation method and the straight - tone method to give the Chinese character phonetic transcription .

【作者單位】: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漢語學院;
【分類號】:H1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章;“漢語音韻學”研究有新著[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年01期

2 張在雄;韓國的漢語音韻學的教學與研究[J];黑龍江民族叢刊;2003年06期

3 魏仁;劉志成著《漢語音韻學研究導論》出版[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4 李無未;;近代日本漢語音韻學研究的特點[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5 李無未;;中日漢語音韻學研究的差異——以比較學術(shù)史的眼光觀察[J];古漢語研究;2006年04期

6 李無未;;現(xiàn)代日本漢語音韻學研究的特點[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7 李無未;;當代日本漢語音韻學研究的特點[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8 徐通鏘;葉蜚聲;;譯音對勘與漢語的音韻研究——“五四”時期漢語音韻研究方法的轉(zhuǎn)折[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3期

9 沈祥源;楊子儀;曹文安;;實用漢語音韻學教程(講授綱要)下編[J];固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年02期

10 羅汝忠;怎樣學習漢語音韻學[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01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王麗艷 商務印書館;多重比較:日本漢語音韻學研究特點[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2 王麗艷;重視多重比較:日本漢語音韻學研究的特色[N];中華讀書報;2012年

3 山西大學語言科學研究所 王為民;滿語文對清代漢語音韻學影響深遠[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許良越;當代音系理論在漢語音韻研究中的應用初探[D];四川師范大學;2003年

,

本文編號:182580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82580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5164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