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語詞匯損耗研究的動態(tài)與模型
發(fā)布時間:2018-04-11 20:20
本文選題:二語習得 + 詞匯損耗 ; 參考:《外語界》2016年04期
【摘要】:二語詞匯損耗研究對二語習得及發(fā)展意義重大。本文對國內外二語詞匯損耗的主要理論與實證研究成果進行歸納、分類、分析和評述,提出普遍適用于中國二語學習者的詞匯損耗研究模型,以期為我國二語詞匯損耗研究發(fā)展提供理論框架。
[Abstract]: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los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development.This paper sums up, classifies, analyzes and comments the main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ults of L2 vocabulary los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roposes a model of lexical loss that is generally applicable to L2 learners in China.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and development of L2 vocabulary loss in China.
【作者單位】: 中國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課題“中國二語學習者詞匯損耗研究”(編號14YJA740051) 山東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研究重點課題“動態(tài)系統(tǒng)理論視角下的二語習得及發(fā)展研究”(編號12BWXJ06)的部分成果
【分類號】:H0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劉建平;曹學文;;監(jiān)獄旅游開發(fā)初探[J];人文地理;2007年06期
2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鞠正山;張鳳榮;;淺議LUCC研究的理論框架體系[A];中國地理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本文編號:17375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737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