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的基本態(tài)勢及有關(guān)思考
本文選題:新世紀 切入點:語法研究 出處:《語言教學與研究》2017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引領(lǐng)著漢語語言研究觀念的更新與發(fā)展。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新世紀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的基本態(tài)勢:(1)研究視野的"放"與"收","放"是指研究界限的拓展,"收"則是指對部分論題有相對集中的討論;(2)解釋驅(qū)動研究的主導地位;(3)新理論成為最基本的驅(qū)動力量;(4)重大論題的重新闡釋所引發(fā)的理論構(gòu)建;(5)在新的理論背景下對具體現(xiàn)象的重新認識和整理;(6)走向多層面互動的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文章還就語法研究與教學的接口問題、不同學術(shù)流派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漢語語法研究的理論創(chuàng)新等方面進行了思考。
[Abstract]:To a certain extent, the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grammar leads to the renew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Chinese language research.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modern Chinese grammar research in the new century: (1)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eld of vision of modern Chinese grammar research. "collect" and "release" refers to the expansion of research boundaries, while "collection" refers to a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discussion of some topics. (2)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interpretive driving research is the new theory, which becomes the most basic driving force and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major topics. (5) A new understanding and arrangement of concrete phenomena in the new theoretical background leads to a multi-level interactive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grammar. The paper also deals with the interface between grammar research and teaching. The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among different academic schools,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Chinese grammar research and so on.
【作者單位】: 北京語言大學語言科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12&ZD175);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5BYY001);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6CYY040)的支持
【分類號】:H146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沈開木;;在語法研究中運用一點數(shù)學[J];學術(shù)研究;1991年02期
2 許嘉璐;;語法研究[J];現(xiàn)代語文;2006年03期
3 張云秋,柴興東;論語法研究中描寫和解釋相結(jié)合的原則[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4 楊俊芳;取精擇要 細致入微——讀《晉方言語法研究》[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5 眸子;方言語法研究的思考——兼評陳淑梅《鄂東方言語法研究》[J];方言;2002年01期
6 楊俊芳;取精擇要 細致入微——讀《晉方言語法研究》[J];晉圖學刊;2003年02期
7 殷相印;當前方言語法研究說略[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8 李煒;;《語法研究入門》讀后——向青年語法研究愛好者推介一本好書[J];南開語言學刊;2005年01期
9 路廣;;兩漢語法研究綜述[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10 喻遂生;;語法研究與卜辭訓釋[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記者 韓曉玲 實習生 郝靜;《全球華語語法研究》正式立項[N];湖北日報;2011年
2 張青;基于漢字的漢語信息語法研究[N];中華讀書報;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鄧永紅;桂陽土話語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2 周琴;泗洪方言語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3 盛銀花;安陸方言語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瑞;忻州方言語法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2 余沁陽;銅仁方言特色語法研究[D];貴州大學;2015年
3 田娟娟;山西孝義方言語法研究[D];延安大學;2016年
4 王寧寧;莘縣方言語法研究[D];延安大學;2016年
5 馬曉梅;漾濞方言語法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6年
6 張婷;遵義方言特色語法研究[D];貴州大學;2016年
7 徐榮;廣西北流粵方言語法研究[D];清華大學;2008年
8 覃東生;賓陽話語法研究[D];廣西大學;2007年
9 劉敏;陵縣方言語法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10 肖亞麗;黔東南方言語法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6496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649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