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語言藝術論文 >

“勝敗”類動詞的及物性類型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8-02-21 11:55

  本文關鍵詞: “勝敗”類動詞 句法分布 論旨角色 及物性類型 出處:《語言教學與研究》2015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本文基于大型語料庫的考察,對"大勝、大敗、完勝、完敗、險勝、慘敗"這6個"勝敗"類復合動詞的句法分布和論旨角色的配置方式進行描寫和對比,并最終確定它們的及物性類型。研究發(fā)現(xiàn):(1)"大勝、完勝、險勝"具有賓格型動詞的特征,接單賓語時處于"主語(施事)+_+賓語(受事)"結構中,不接賓語時處于"主語(施事)+"結構中;(2)"大敗"具有作格型動詞的特征,接單賓語時處于"主語(施事)+_+賓語(受事)"結構中,不接賓語時處于"主語(受事)+"結構中;(3)"完敗、慘敗"是一種役格型動詞,具有唯被動性,接單賓語時處于"主語(受事)+_+賓語(施事)"結構中,不接賓語時處于"主語(受事)+"結構中。
[Abstract]:Based on the study of large corpus , this paper describes and compares the syntactic distribution of the six " winners " and " winners " in the structure of " winner , failure , success , failure , danger and tragedy " . The study finds that : ( 1 ) " big victory , success , and danger win "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bject - style verbs ; ( 2 ) " defeated , miserable " is a kind of service lattice verb , and it is in the structure of " subject ( subject ) + _ + object " when receiving the object .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計算語言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漢語國際教育背景下的漢語意合特征研究與大型知識庫和語料庫建設”(批準號:12&ZD175)的資助
【分類號】:H14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徐通鏘;;自動和使動——漢語語義句法的兩種基本句式及其歷史演變[J];世界漢語教學;1998年01期

2 黃正德;;漢語動詞的題元結構與其句法表現(xiàn)[J];語言科學;2007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熊仲儒;;外圍格的論元地位[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2 蘇莉莉;;最簡方案框架下漢語賓語式“把”字句的推導與生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年11期

3 張文程;;輕動詞理論的起源[J];大學英語(學術版);2012年01期

4 馬志剛;;英漢非賓格結構的跨語言差異[J];外國語言文學;2011年02期

5 劉鴻勇;彭國珍;;漢語中的“使動—被動”式領主屬賓結構[J];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學報;2012年04期

6 孫天琦;潘海華;;也談漢語不及物動詞帶“賓語”現(xiàn)象——兼論信息結構對漢語語序的影響[J];當代語言學;2012年04期

7 馬志剛;;最簡方案下的探針—目標一致關系與漢語使令義兼語式的推導生成——基于題元準則和格位過濾原則質(zhì)疑移位進入題元位置理論[J];英語研究;2011年02期

8 孫志農(nóng);;現(xiàn)代漢語領主句研究:回顧與前瞻[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9 馬志剛;;最簡方案下的探針—目標一致關系與“虛指詞there更低位插入”假說[J];英語研究;2013年03期

10 屠愛萍;;談談顯性非賓格動詞句[J];長江學術;2013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俊陽;現(xiàn)代漢語雙事件結構衍生關系的被動式研究[D];北京大學;2011年

2 周紅;現(xiàn)代漢語致使范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宛新政;現(xiàn)代漢語致使句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4 彭錦維;現(xiàn)代漢語受事前置句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5 呂艷輝;基于語料庫的現(xiàn)代漢語手部動詞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6 鐘小勇;重動句信息結構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7 倪蓉;現(xiàn)代漢語作格交替現(xiàn)象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8 楊作玲;上古漢語非賓格動詞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9 劉輝;現(xiàn)代漢語事件量詞的語義和句法[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10 陳秀娟;致使義的漢語兼語句和英語復合賓語句的對比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佳;淺析《訓世評話》中的兼語句[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曹書華;“V到”句式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3 關黑拽;現(xiàn)代漢語頻率副詞“頻頻”與“屢屢”的比較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孫廣宗;英漢物移動詞對比分析[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5 李連芳;印尼學生漢語動結式理解與輸出情況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6 楊凱;“VV”類動結式的自主性及其相關問題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7 李志利;主賓可逆的雙數(shù)量結構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8 許文平;英語母語者漢語非賓格動詞習得研究[D];湘潭大學;2011年

9 劉俊;漢語名源動詞生成的句法—語義研究[D];湘潭大學;2011年

10 溫麗婷;英漢序列動詞構式對比研究[D];延邊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真;先秦復音詞初探[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5期

2 蕭璋;論連動式和兼語式[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1956年00期

3 戴浩一;黃河;;時間順序和漢語的語序[J];國外語言學;1988年01期

4 潘海華;韓景泉;;虛詞there的句法地位及相關理論問題[J];當代語言學;2006年01期

5 韓景泉;領有名詞提升移位與格理論[J];現(xiàn)代外語;2000年03期

6 溫賓利,陳宗利;領有名詞移位:基于MP的分析[J];現(xiàn)代外語;2001年04期

7 朱行帆;輕動詞和漢語不及物動詞帶賓語現(xiàn)象[J];現(xiàn)代外語;2005年03期

8 徐通鏘;音系的結構格局和內(nèi)部擬測法(上)──漢語的介音對聲母系統(tǒng)的演變的影響[J];語文研究;1994年03期

9 張伯江;;現(xiàn)代漢語的雙及物結構式[J];中國語文;1999年03期

10 張國憲;;制約奪事成分句位實現(xiàn)的語義因素[J];中國語文;2001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丹弟;;英漢并列標記句法分布之對比[J];蘭州學刊;2009年04期

2 杜曉藝;;概數(shù)助詞“來”的句法分布[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3 陳忠;“著”的語義特征對其句法分布規(guī)律的制約”[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4 陳偉琳;限定副詞“只”、“僅”的句法分布及語義制約辨微[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4期

5 范立珂;;句法分布與概念變化的對應與互動——談“來/去”的三種“位移概念”[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4年01期

6 王娜;;試論“果然”“果不其然”的語義句法分布[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1年02期

7 崔四行;;副詞的句法分布與音節(jié)長度的關系探析[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12年02期

8 黃梅;馮勝利;;嵌偶單音詞句法分布芻析——嵌偶單音詞最常見于狀語探因[J];中國語文;2009年01期

9 劉佳平;;轉(zhuǎn)折連詞“但是”與“不過”的比較[J];語文學刊;2008年17期

10 王峰;;日本學生“是”字句習得偏誤的句法分布特征及教學對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4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李丹弟;;英漢寄生空位句法分布之對比研究[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2 楊林;;淺析山西忻州方言的“敢”[A];學行堂文史集刊——2014年第1期[C];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鐵鋼;附加語的句法分布[D];四川外語學院;2010年

2 莊會彬;漢語否定標記“不”的句法分布[D];山東大學;2009年

3 魏春燕;屬格動名結構的句法再研究[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4 李健;隱性差比構式“A-點”的句法分布及其語義分析[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5 阮箏;英漢受事成分的句法分布[D];上海海事大學;2007年

6 陳玉;關于“差點兒(沒)+VP”的句法限制及認知理據(jù)研究[D];湖南大學;2012年

7 尚來彬;“進行—持續(xù)”范疇中“正(在)”“在”“著”“呢”句法、語用分析[D];延邊大學;2005年

8 于強強;“P+X+看”格式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3年

9 張磊;表全稱量的“一個NP”系統(tǒng)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10 管悅;中韓低頻度副詞的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52191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52191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59d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