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語言藝術論文 >

少數民族文學翻譯的文化填補、過濾與想象——以彝族文學翻譯為例

發(fā)布時間:2018-02-09 13:26

  本文關鍵詞: 少數民族 文學翻譯 文化過濾 民族意義 彝族文學 出處:《貴州民族研究》2015年1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少數民族文學是少數民族文化的載體,其文學翻譯的底線是通過譯者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防止源語文化的失落。然而,由于少數民族文化符號的高度凝練性,存在著諸多無法直譯的客觀阻礙。在此,以彝族文學翻譯為例,從文化填補、文化過濾、文化想象三個方面入手,探討了少數民族文學翻譯過程的民族意義生成、民族經驗滲透以及民族價值突顯,指出規(guī)避少數民族文學誤讀的根本途徑是呈現其文化依附的民族屬性。
[Abstract]:Minority literature is the carrier of minority culture, and the bottom line of its literary translation is to prevent the loss of source culture through the translator's creative labor. There are many impersonal obstacles which can not be translated directly. In this paper, taking Yi literature translation as an example, from three aspects of cultural filling, cultural filtering and cultural imagination,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generation of national meaning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of minority literature. The penetration of national experience and the prominence of national value point out that the basic way to avoid misreading of minority literature is to present the national attribute of its cultural attachment.
【作者單位】: 許昌學院外國語學院;
【基金】:2013年國家民委民族問題研究一般項目“國家級民族語文翻譯基地建設研究”(2013-GM-071)
【分類號】:H059;I04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鄭懋;安梅;;目的論視角下的貴州少數民族特色文化詞匯翻譯[J];貴州民族研究;2013年04期

2 段峰;;民族志翻譯與少數民族文學對外譯介——以羌族文學為例[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2期

3 黨蘭玲;域外信息攝取方式的變遷[J];河南社會科學;2004年05期

4 阿牛木支;;彝族母語文學的文化生態(tài)與現代書寫[J];民族文學研究;2008年04期

5 李佳;;從文學翻譯到文化翻譯——試論全球化語境下少數民族文學作品的翻譯[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6期

6 郎櫻;;少數民族語言的民俗表達與民族認同[J];文化學刊;2007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雨燃;少數民族文化負載詞翻譯策略探微[D];內蒙古大學;2013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麗;;延安時期愛倫堡文學作品的翻譯研究[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2期

2 陳蕾;;翻譯與文化:譯者主體性的文化詮釋[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年03期

3 宋揚;;秩序控制、心理模擬與智能發(fā)展的語言哲學視域——少數民族語言使用的本體功能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14年10期

4 諾敏;;呼倫貝爾蒙古族民俗文化詞語英譯的原則與方法[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14年06期

5 徐明玉;;翻譯路徑下少數民族文化傳播的擴散效應評估——基于民族文化的特殊性[J];貴州民族研究;2015年04期

6 楊喻柳;梁樂園;;淺談翻譯合作學習的方法[J];科技信息;2014年08期

7 肖姝;;目的論視角下海南公示語漢英翻譯失誤探析[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03期

8 趙德全;;多元系統(tǒng)論視角下翻譯“歸化”與“異化”的不對稱[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6期

9 張世均;王博;;2014年中國羌學研究述評[J];民族學刊;2015年04期

10 胡燕娜;;翻譯語境對譯者的制控——以楊憲益、戴乃迭為例[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5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王春;李文俊文學翻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4年

2 樂萍;目的論視角下貴州地區(qū)少數民族文化的外宣翻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4年

3 袁西玲;延安時期的翻譯活動及其影響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4年

4 崔艷秋;八十年代以來中國現當代小說在美國的譯介與傳播[D];吉林大學;2014年

5 于輝;翻譯文學經典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洛桑曲珍;論西藏當代翻譯發(fā)展史[D];西藏大學;2011年

2 常寶寧;新疆南疆地區(qū)青少年國家認同的現狀及其教育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8年

3 曹宏偉;青海地區(qū)藏族大學生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2年

4 盧曉燕;翻譯適應選擇論視角下的理雅各《大學》英譯研究[D];東華大學;2014年

5 王芳;《珍妮姑娘》的兩個中譯本的對比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4年

6 王冰瑩;旅游英語教材英譯漢翻譯實踐報告[D];黑龍江大學;2014年

7 王慧;科普類文本英漢翻譯實踐報告[D];黑龍江大學;2014年

8 任才;《天堂蒜薹之歌》英譯策略的文化視角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4年

9 吳菲菲;從切斯特曼的翻譯規(guī)范理論看中國《政府工作報告》(2000-2013)的英譯[D];中國海洋大學;2014年

10 楊舒婷;翻譯中的文化缺省與補償策略[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碧嫦,陳遠貴;淺析羌族民歌的藝術特色[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1期

2 李華田;;論文化不可譯性及其對策[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8期

3 費小平;翻譯與中華民族文化之建構[J];貴州民族研究;2003年03期

4 李華田;試論文化與翻譯的三種關系[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06期

5 潘宏;;漫談文化負載詞的英譯策略[J];經濟研究導刊;2010年33期

6 徐曉飛;;翻譯與文化傳遞[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7 馬克·本德爾,吳姍 ,巴莫曲布嫫;略論中國少數民族口頭文學的翻譯[J];民族文學研究;2005年02期

8 娜日蘇;;蒙古族宗教文化[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S2期

9 蒲薪竹;李娜;;羌族民歌的歷史與現狀[J];教育教學論壇;2010年18期

10 劉法公;漢英文化差異與漢英翻譯信息障礙[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年1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少數民族文學[J];全國新書目;2002年05期

2 ;少數民族文學[J];全國新書目;2002年07期

3 ;少數民族文學[J];全國新書目;2003年01期

4 ;少數民族文學[J];全國新書目;2003年04期

5 ;少數民族文學[J];全國新書目;2003年09期

6 ;少數民族文學[J];全國新書目;2003年10期

7 徐其超;面對全球化語境的四川少數民族文學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年01期

8 林建華;符號學與少數民族文學[J];廣西右江民族師專學報;2004年05期

9 ;少數民族文學[J];全國新書目;2005年09期

10 景頗族;晨宏;;現實中的真實與本土化的魔幻——云南少數民族文學的另一種表達方式[J];民族文學研究;2006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梁庭望;;少數民族文學理論的創(chuàng)新[A];中國少數民族文學60年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C];2009年

2 吳重陽;;關于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研究獎的幾點說明[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6.5)[C];2006年

3 楊玉梅;;2011年少數民族文學:資源優(yōu)勢開掘與生命意識覺醒[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12.1)[C];2012年

4 張淑云;;20世紀90年代以來廣西少數民族女性文學的現代轉型[A];中國少數民族文學60年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C];2009年

5 李鴻然;;中國少數民族文學書寫的世界性因素和世界性意義[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11.1)[C];2011年

6 ;中共中央宣傳部關于加強少數民族文學研究和資料搜集工作的通知[A];中國口頭文學遺產數字化工程全記錄[C];2014年

7 申元初;;貴州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現象掃描與思考[A];貴州省寫作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8 張國亮;;論十七年少數民族詩歌的鄉(xiāng)土生存[A];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06卷[C];2006年

9 梁庭望;;從區(qū)域共生到中華趨同——少數民族文學演化規(guī)律芻議[A];東方叢刊(2003年第2輯 總第四十四輯)[C];2003年

10 楊春;;少數民族文學學科建設芻議[A];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06卷[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王國平;少數民族文學: 藏在“深山”待人識[N];光明日報;2012年

2 記者 肖潔;我省作家呼吁恢復少數民族文學評獎[N];蘭州日報;2005年

3 裴闖;全國首個少數民族文學研究資料庫籌建[N];人民日報;2003年

4 吉狄馬加;少數民族文學碩果累累[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

5 本報記者 俞小石;少數民族文學正走向世界[N];文學報;2001年

6 本報記者 陳志強;全國第四屆少數民族文學翻譯會議在長春舉行[N];文學報;2004年

7 記者 王山;加強少數民族作家作品研究 促進少數民族文學發(fā)展繁榮[N];文藝報;2005年

8 記者 石一寧;少數民族文學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作用[N];文藝報;2005年

9 本報記者 胡殷紅;少數民族文學如駿馬奔騰[N];文藝報;2005年

10 吉狄馬加;繁榮少數民族文學的思考[N];云南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王志彬;當代臺灣少數民族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劉偉;文化翻譯視野下的“少數民族文學”[D];南開大學;2010年

3 陳祖君;論漢語文學期刊影響下的中國當代少數民族文學[D];四川大學;2007年

4 張雪艷;中國當代漢族作家的“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呂豪爽;文化超越與審美創(chuàng)新[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凡佳;云南少數民族文學的當代形態(tài)[D];云南大學;2010年

2 冀爽;從少數民族文學的讀者反映進行話語分析[D];浙江大學;2013年

3 陳燕;80年代以來內蒙古少數民族文學中的薩滿教女性觀研究[D];溫州大學;2011年

4 李翠香;新時期“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發(fā)展與文學思潮演進的關系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5 王蘭蘭;中心與邊緣[D];河南大學;2008年

6 馮超;關紀新的少數民族文學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3年

7 彭松;“和而不同”——新時期土家族文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趙榮;寫“羌”與讀“羌”[D];四川大學;2005年

9 張國亮;文化融合與碰撞中的民族性生存[D];浙江大學;2007年

10 張小青;理論的旅行[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

本文編號:149803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49803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3d0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