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法化的生成機制——心智哲學視角
本文關鍵詞:語法化的生成機制——心智哲學視角
【摘要】:語法化離不開"人"這一主體,是"心智"的心理屬性或事態(tài)特征的體現(xiàn),受到心理機制的影響和制約。語法化是某一語言表達式從"事件"到"用例事件"的映射過程,受主體意向性和心物隨附性的制約。意向性包括意向內容和意向態(tài)度,體現(xiàn)了主體的心理屬性;心物隨附性體現(xiàn)了主體的身體屬性。語法化是語言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本文嘗試從心智哲學視角,對語法化的生成機制進行描述,揭示語法化產(chǎn)生過程中人的心智活動,為語法化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視角。
【作者單位】: 重慶工商大學外語學院;
【分類號】:H04
【正文快照】: 0引言心智哲學(The philosophy of mind)也稱心靈哲學或精神哲學,主要關注身心、意識、知覺、意向性、思維的本質等問題,包括心理事件、心理功能、心理性質、意識以及心靈與身體尤其是大腦的關系(Montero,2009:3)。心智哲學的領軍人物之一、美國著名哲學家John R.Searle把當代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田延明;王淑杰;;語用語法化與反語語用功能分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年02期
2 楊坤;文旭;;《去語法化》評介[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1年03期
3 ;文博簡訊[J];文物;1980年02期
4 饒立平;;淺析語法化的單向性[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年08期
5 袁丹;;_瀶灧ɑ蜆^型[x看吳姙常熟妐“V晪”的功能——兼娭o"姙方言“V晪”的功能演媻榐型[J];漢語史學報;2011年00期
6 營蓓蒂;;宿州方言中的“來”——兼論其語法化機制[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2年06期
7 杝前瑞;[k朝Yn;;時體語法化研究的歷史脈絡[J];漢語史學報;2012年00期
8 張艷琴;;從基于使用的視角談語法化[J];青年與社會;2013年04期
9 彭睿;;“臨界環(huán)境-語法化項”關系芻議[J];語言科學;2008年03期
10 盛春;;形式名詞“どころ”的用法及語法化[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趙學德;;論語法化術語譯名的標準化[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2 李鴻祥;;也說“莒邦”刀[A];齊魯錢幣(創(chuàng)刊號)[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梁學義;戰(zhàn)國齊刀 刀幣鼻祖[N];中國商報;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萬洪英;日語動詞語法化的認知[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3年
2 趙治;共時視角下日語“所”字的語法化[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4年
3 郭威;語法化初始階段研究[D];寧波大學;2013年
4 林益;《上市公司治理準則》的軟法化研究[D];廈門大學;2014年
5 王艷;“去你的(NP)!”及其相關結構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4年
6 吳潔雅;構式中的語法化[D];浙江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2893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289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