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媒體中災難性新聞語篇的語用學分析
本文關鍵詞:我國新媒體中災難性新聞語篇的語用學分析
【摘要】:災難性新聞的研究,對于媒體乃至國家管理來說,一直都是十分重大的課題。然而學界對于新聞報道的研究多傾向于從新聞傳播學本身,或者輿情學、社會管理學、倫理學等方面去審視。語言文字作為新聞語篇最主要的表現(xiàn)形式,卻難被挖掘。有限的新聞語言學論述中,更是鮮有結(jié)合語用學理論,以會話行為的視角審視新聞報道的。因此,本文基于語用學相關理論,對災難性新聞語篇進行語用學角度的分析。本文分為六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研究的背景、意義、現(xiàn)階段研究現(xiàn)狀以及研究思路和大致的理論框架。本文用到的理論框架涉及會話原則理論、言語行為理論、預設理論和關聯(lián)理論。接下來以上海踩踏事件相關報道為例進行淺析。第二部分是基于預設理論和關聯(lián)理論的標題分析。在文中主要在兩大理論視角下,對人民網(wǎng)、新華網(wǎng)、南方周末官方微博、網(wǎng)易新聞官方微博的標題結(jié)構(gòu)模式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找出前兩者與后兩者之間的區(qū)別。第三部分是基于會話原則理論的語篇分析。分別從會話質(zhì)的原則、量的原則、關系原則和方式原則對兩種不同性質(zhì)媒體的語篇進行分析比較。第四部分內(nèi)容基于言語行為理論視角對人民網(wǎng)、新華網(wǎng)以及新浪微博中的報道語篇進行了分析,結(jié)合當時的社會語境具體闡述了它們的言內(nèi)行為、言外行為和言效行為。第五部分則對前四個部分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做了原因探析,從語言與社會關系的角度、媒體的角度、受眾的角度以及科學技術角度分別予以解釋。最后的第六部分則是結(jié)論和展望。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H13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曉陸;新聞語篇功能分析[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2 王金玲;;論俄語新聞語篇的交際沖突[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年01期
3 武利茹;;新聞語篇的元功能分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4 王荔儷;;從新聞語篇看英漢閱讀速度對比[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8年05期
5 王金玲;;俄語政治新聞語篇的批評分析[J];外語學刊;2009年03期
6 高新華;李克;;體育新聞語篇的認知語言學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7 李克;李淑康;;體育新聞語篇中名詞回指構(gòu)建的認知機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8 張引;;英語新聞語篇中的名詞化功能及其翻譯策略研究[J];攀枝花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9 周嵐;;中英報刊財經(jīng)新聞語篇對比研究[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10 錢坤;;中外商務新聞語篇功能的比較分析[J];武漢船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王金玲;;論俄語新聞語篇的合作性與沖突性[A];中國首屆“海峽兩岸俄語教學與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2 劉麗萍;;新聞語篇的批評性話語分析——《紐約時報》關于谷歌退出中國大陸報道的個案分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李紅梅;;英語新聞語篇的對比批評性分析:個案分析[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王天華;新聞語篇中的隱性評價與動態(tài)讀者定位[D];山東大學;2008年
2 太清艷;新聞語篇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3 李曙光;巴赫金超語言學理論的重新語境化及其在書面新聞語篇分析中的應用[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靚子;突顯理論視角下的新聞語篇分析[D];黑龍江大學;2009年
2 韓艷麗;新聞語篇的關聯(lián)性分析[D];黑龍江大學;2009年
3 郭夢音;報紙新聞語篇副文本的互文分析[D];復旦大學;2014年
4 柳椰;英語政治新聞語篇中介入資源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5 趙敏;基于語料庫的中美英語新聞語篇立場標記語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5年
6 王茜;海峽兩岸時政新聞語篇的語用研究[D];浙江財經(jīng)大學;2015年
7 劉靜;中美災難新聞語篇中介入資源的對比分析[D];西北師范大學;2015年
8 馬磊;功能視角下的新聞語篇主觀性分析[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4年
9 湯呈懿;漢英新聞語篇中轉(zhuǎn)述動詞的比較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10 肖曉春;新聞語篇中元話語標記運用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2431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243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