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中的X”格式句法語義分析
本文關鍵詞:“X中的X”格式句法語義分析
【摘要】:在"X中的X"格式中,充當"X"的成分除了名詞外,還有形容詞、動詞及副詞等;"X中的X"主要充當賓語,但也能充當主語、謂語、定語、狀語、補語、分句或者獨立成句。X_1和X_2的指稱對象是具有相同語義屬性的量度級差關系上的類同集合;X_1和X_2具有語義量級關系,"X_2"屬于量級中的凸顯成分;"X_1"和"X_2"之間的級差類型可以分為二層級差和多層級差兩種類型。
【作者單位】: 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
【分類號】:H146.3
【正文快照】: 零、引言“X中的X”是指類似下面例句的格式:①浪蕩四方的流浪兒是最大的不幸,而落人“吸血鬼”魔爪的流浪兒則是不幸中的不幸。②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應該是桂林中的桂林。王潔(2007)、龔社蓮(2011)以及朱軍(2013)對該格式有過探討。王文討論了“X”為名詞的“N中的N”格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王潔;;表量級遞推的“N中的N”[J];廣西社會科學;2007年05期
2 何元建;王玲玲;;論漢語中的名物化結構[J];漢語學習;2007年01期
3 沈家煊;王冬梅;;“N的V”和“參照體—目標”構式[J];世界漢語教學;2000年04期
4 完權;;超越區(qū)別與描寫之爭:“的”的認知入場作用[J];世界漢語教學;2012年02期
5 胡裕樹;范曉;;動詞形容詞的“名物化”和“名詞化”[J];中國語文;1994年02期
6 完權;;語篇中的“參照體—目標”構式[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0年06期
7 朱軍;;漢語“N中的/之N”格式及其構式化研究[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3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姜紅;;動結式中補語語義歧指現(xiàn)象分析[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2 葛榮;徐麗萍;;“超X”類詞的來源初探[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3 葛婷;;協(xié)同副詞“一起”與“一齊”可替換度研究[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4 鐘華;;“才”重讀與非重讀時語義、語用功能差異[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5 吳振華;虛詞與李義山近體詩所表現(xiàn)的情感與心態(tài)[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6 肖奚強;范圍副詞的再分類及其句法語義分析[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7 孔令達,傅滿義;兒童語言中副詞的發(fā)展[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8 孫銀新;;黎錦熙的漢語構詞法研究及其貢獻[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9 胡琪;;“卻”與“倒”的語義比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5期
10 張麗;;試論格式“非……不可”及相關問題[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銳;;語義等值和漢語虛詞的意義分析[A];和諧社會:社會公正與風險管理——2005學術前沿論壇論文集(下卷)[C];2005年
2 緱瑞隆;;方位詞“上”“下”的語義認知基礎與對外漢語教學[A];對外漢語教學的全方位探索——對外漢語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3 王仁強;;漢英詞典詞類標注與譯義的對稱性研究——兼評《ABC 漢英大詞典》的詞類標注與譯義[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6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5年
4 郝敏;;現(xiàn)代漢語“不+NP”結構分析[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李勁榮;;內涵、外延與漢語修飾成分的標記隱現(xiàn)[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8年
6 方芳;李斌;;基于語料庫的數(shù)量名短語識別[A];第三屆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昝紅英;張坤麗;柴玉梅;俞士汶;;現(xiàn)代漢語虛詞知識庫的研究[A];內容計算的研究與應用前沿——第九屆全國計算語言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8 張新云;;淺談山東方言中的部分程度副詞——以西齊方言區(qū)作為研究對象[A];學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1期[C];2011年
9 劉曦蔚;;淺談樂山方言中的“dai~(13)”[A];學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1期[C];2011年
10 杜瑩;;《紅樓夢》詩詞曲賦中的副詞研究[A];學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2期[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俊;對《紅樓夢》中稱呼語的所指和意圖的研究:認知語用視角[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徐莉娜;翻譯中句子結構轉換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吳善子;漢韓反詰語氣副詞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郭紅;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漢語語氣范疇若干問題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5 董正存;漢語全稱量限表達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徐先玉;世界的語言概念化[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7 李青;現(xiàn)代漢語把字句主觀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8 王欣;漢日否定表達對比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陳勇;漢語數(shù)量范疇及其非范疇化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10 方清明;現(xiàn)代漢語名名復合形式的認知語義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健;與“半”相關格式的量范疇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趙桂陽;現(xiàn)代漢語“不是X的X”結構考察[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張軍琿;基于統(tǒng)計的常用漢語副詞用法自動識別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4 周萍;“動賓動詞+賓語”的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王彩利;“N的V”的構式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丁熠;“契合”類語氣副詞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趙瑞粉;《現(xiàn)代漢語詞典》程度副詞配例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黃冰;現(xiàn)代漢語“程度副詞+名詞”的多角度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9 龔晶晶;“比N還N”格式探析[D];湘潭大學;2010年
10 徐正科;漢語“一量名”結構的句法語義解讀[D];湘潭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德熙 ,v緙孜,
本文編號:12405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240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