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西洋修辭學的引進與近代文章學的翻新
本文關鍵詞:清末西洋修辭學的引進與近代文章學的翻新
【摘要】:晚清以降新型文學教育的發(fā)端,不僅受到西洋文學觀念的直接刺激,亦得益于語法、修辭學等周邊學科知識的引進。清末有一批日本明治時期著譯的修辭學教科書得到譯介或援用,其初衷卻是教授文章作法,或者引導學生進入"文學專門",因而也大量涉及傳統(tǒng)文章學的資源。通過對這些著作材料來源的考索,可以揭示出清末引進西洋修辭學框架的文章學意義。清末,修辭學多被視為"文法"或"文學"的一部分。借由這種學科混淆狀態(tài),西洋修辭學帶來的敘事、記事、議論、解釋等"構思"分類,得以與中國固有的"文章辨體"傳統(tǒng)相對接,為近代文章學(尤其是文章分類)充實新內容。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清末新式國文教育研究——學科構建、文體想象與知識轉型的互動”(項目編號14YJCZH107)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H05
【正文快照】: 承接古典詞章之學的內在突破,晚清以降新型文學教育的發(fā)端,不僅受到西洋文學(尤其是文學史)觀念的直接刺激,亦得益于語法(Grammar)、修辭學(Rhetoric)等文學周邊學科知識的引進。清末民初,以日本為中介傳人的"修辭學”或“美辭學”知識框架,便被當時人視作改良中等以上國文教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聶安福;;情、事、理三種統(tǒng)系——王葆心文章發(fā)展史觀研究[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12期
2 蔡德龍;;清文話中的文體分類觀[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潘玉坤;;“若是其×”及相關問題[J];中國文字研究;2013年02期
2 李曉霞;;淺析《馬氏文通》之“字類假借”說——兼談詞的跨類現(xiàn)象[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4年02期
3 何麗君;;三十年來近代漢語語氣詞研究綜述[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4年02期
4 張?zhí)锾?;《唐律疏議》中的“及”字例析——傳統(tǒng)中國的立法技術一瞥[J];法學家;2014年05期
5 邱峰;;系詞“是”字判斷句的形成機制[J];湖北社會科學;2014年10期
6 賈娉娉;;《論語》中“焉”的用法考察[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5年01期
7 趙穎;;近代語氣詞“么”“嗎”的對比研究——以《紅樓夢》和《兒女英雄傳》為考察對象[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5年01期
8 張法;;從漢語之特質反思中國當代文學[J];當代文壇;2015年03期
9 王婷婷;;《中國話的文法》述評[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3期
10 余小慶;;《顏氏家訓》中的“NP+多+VP”結構[J];阜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鄒鐵夫;論爭與存在—文言的現(xiàn)代命運[D];南開大學;2013年
2 郜峰;現(xiàn)代漢語路徑義空間介詞研究[D];安徽大學;2014年
3 鞠金城;韓漢祈使句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4年
4 鄭繼正;句法與信息結構界面的優(yōu)選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4年
5 馮氏雪;漢越是非問句對比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6 劉晉;英漢形容詞的概念化及其對句法的影響[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7 葉慧瓊;《道行般若}摗芳巴瑌搖p媜本語法比,
本文編號:12341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234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