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譯與意譯的疊加重合——漢代文史典籍對相關語種所涉名物的處理
發(fā)布時間:2017-11-15 03:09
本文關鍵詞:音譯與意譯的疊加重合——漢代文史典籍對相關語種所涉名物的處理
【摘要】:漢代文史典籍對于相關語種所涉名物的處理,采用的是音譯與意譯疊加重合的方式。所用的漢字一方面具有標示讀音的功能,是所涉名物在原來語種的讀音;另一方面,這些漢字還有表意功能,所傳達的是中土士人對所涉名物的理解,與這些讀音在相關語種的本來含義多數(shù)不一致。這種特殊的處理方式,與漢代的經(jīng)學和文化風尚密切相關。
【作者單位】: 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
【分類號】:H121
【正文快照】: 漢代是中國古代的盛世,各民族之間的交往空前密切、頻繁。民族之間的交往,語言是極其重要的紐帶,如果沒有不同語種之間的互譯,彼此的溝通就很難進行。流傳下來的漢代文史典籍,涉及到一系列相關語種的名物。漢代士人對這些名物作了音譯,并且通過對所用漢字的選擇調(diào)遣,表達自己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彭清;吳芳;;從漢語語音角度看音譯[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2 雷伍峰;;中英文音譯現(xiàn)狀研究及思考[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10期
3 麥新轉(zhuǎn);;論高校校名音譯[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1年09期
4 覃成強;石春讓;;術語的音譯法及其創(chuàng)新[J];中國科技術語;2011年05期
5 趙琦;盧澄;;論音譯在英漢翻譯中的作用[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6 黃德新;音譯法的使用與誤區(qū)[J];山東外語教學;1996年02期
7 李魯;音譯中的聯(lián)想因素芻議[J];上?萍挤g;1996年04期
8 李e,
本文編號:11881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188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