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三歸”考
發(fā)布時間:2017-10-29 04:18
本文關鍵詞:《論語》“三歸”考
【摘要】:"三歸",指管仲所封的三處采邑。其依據是:1.《晏子春秋·內篇雜下》中的《晏子老辭邑景公不許致車一乘而后止》與《外篇》中的《景公稱桓公之封管仲益晏子邑辭不受》記敘的是一件事。前者說管仲"賞之以三歸""澤及子孫",后者則言"予管仲狐與谷,其縣十七""以為其子孫賞邑";前者言"欲為夫子三歸,澤至子孫,",后者言"今為夫子賞邑,通之子孫"。2.《荀子·仲尼》:"齊桓公有天下之大節(jié)焉,……P然見管仲之能足以托國也,……與之書社三百,而富人莫之敢距也。"比較《韓非子·外儲說左下》:"管仲相齊,曰:‘臣貴矣,然而臣貧!腹:‘使子有三歸之家!"因此,"三歸"可能是管仲原有封邑再加上"狐與谷"。
【作者單位】: 上海大學文學院;
【關鍵詞】: 《論語》 “三歸” 采邑 狐與谷
【分類號】:H131
【正文快照】: 《論語·八佾》:“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三歸”古今有多種解釋,例如:1.國君一娶三女,管仲也娶了三國之女(《論語集解》引包咸說、唐寫本《論語》鄭氏注所載鄭玄說、皇侃《義疏》、邢f:《注疏》等);2.臺名(孫志祖《讀書脞錄》);3.三處家庭(俞樾《群經平議》);4.管仲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吳郁芳;管氏“三歸”與古代經濟特區(qū)[J];齊魯學刊;1990年02期
2 劉興林;;管仲“三歸”考[J];江蘇社會科學;1992年02期
3 張家英;關于“三歸”的解說[J];哈爾濱師專學報;1999年03期
4 胡雪莉;;釋“三歸”[J];漢語史學報;2007年00期
5 謝芳慶;“三歸”(Q摱,
本文編號:11113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111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