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義學中的指稱與意義
發(fā)布時間:2017-10-27 06:09
本文關鍵詞:語義學中的指稱與意義
【摘要】:傳統(tǒng)哲學往往混淆語義學、語用學和發(fā)生學的區(qū)分,將語義學的指稱和指稱對象引向形而上學的指稱和指稱對象,用語言外資源來解讀語言和語言現(xiàn)象,否認語言有意義,或不承認其獨立存在。在語義學中,指稱是指一個語言表達同其所指對象的關系;指稱對象是由語義學性質、功能和內容所決定的語言對象;語言的意義是一種抽象的實在,以語言表達的核心語義內容即語義標記表現(xiàn)出來,指稱和指稱對象等都是從意義派生出來的。語義學指稱和意義具有較強的解釋力。
【作者單位】: 華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關鍵詞】: 語義學 指稱 指稱對象 意義 語義標記
【分類號】:H030
【正文快照】: 指稱問題和意義問題是分析哲學乃至整個哲學中非常重要的問題。傳統(tǒng)指稱觀認為,語義學研究語言與世界的關系,語言表達的意義主要就在于它指稱語言外的對象。此言不虛,卻是不全面的。任何理論,歸根結底都是關于外部世界及其意義的。但一些理論與經驗世界的聯(lián)系相對較遠,有著自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A.塔斯基;孫學鈞;;科學語義學的建立[J];哲學譯叢;1991年06期
2 張志毅;;別樹一幟的語義學——讀《俄羅斯當代語義學》[J];中國外語;2005年05期
3 戴婉平;;Ⅰ—語義學對隱喻的詮釋[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4 譚小飛;;從語義學角度淺析英語同義現(xiàn)象[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5 祁小莉;;從語義學角度談“反語”[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4期
6 劉偉偉;;內在論語義學與外在論語義學的對峙與融合[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3年03期
7 潘道江;什么是語義學[J];國外社會科學;1987年08期
8 李曼玨 ,林汝昌;語義學及其研究范疇[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1987年04期
9 公曉;長春語義學討論會略述[J];東北師大學報;1988年02期
10 劉叔新;;語義學的對象問題[J];語文研究;1993年0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韓興德;新視角下的語義學[N];光明日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偉偉;科學語義學研究[D];山西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1022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102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