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語中唇齒音v的特征和歷史發(fā)展
本文關鍵詞:白語中唇齒音v的特征和歷史發(fā)展
【摘要】:通過對白語中唇齒音v的語音、分布和歷史發(fā)展三方面進行細致分析,深入了解白語中唇齒音v做聲母和韻母的音韻特點,分析其音節(jié)結(jié)合規(guī)律,探索其歷史來源,并對其在白語各方言的分布特征和發(fā)展情況進行歸納和總結(jié)。
【作者單位】: 中央民族大學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系;
【關鍵詞】: 白語 唇齒音v 音韻特點 借詞
【分類號】:H252
【正文快照】: 白族自稱“白伙”p?42xo??、“白子”p?42ts?33,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源于古代氐羌的一支。白族先民史稱“叟”、“爨氏”、“白蠻”等,早在漢代以前就分布在洱海地區(qū)。2010年白族總?cè)丝跒?93.35萬人,大多居住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云南其他地區(qū),貴州、四川、湖南等地也有分布。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余德泉;;白語對聯(lián)研究[J];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論叢;2006年00期
2 段伶;;白語對聯(lián)[J];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論叢;2009年00期
3 王鋒;西山白語概況[J];民族語文;2001年05期
4 徐琳,傅京起;古白語貝幣名和量詞的遺存[J];民族語文;2004年06期
5 汪鋒;;白語中送氣擦音的來源[J];民族語文;2006年02期
6 王鋒;;試論白語的否定詞和否定表達形式[J];大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6年07期
7 周錦國;;現(xiàn)代語境下白語詞匯的嬗變[J];大理學院學報;2008年07期
8 趙黎嫻;;白語的系屬問題研究簡述[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9 戴慶廈;趙燕珍;;趙莊白語概況[J];語言研究;2009年03期
10 張和麗;;大理市城區(qū)白語的弱化趨勢及原因探略[J];群文天地;2011年2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徐琳;傅京起;;古白語貝幣名稱的遺存[A];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第七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趙衍蓀;;白文[A];中國民族古文字[C];1982年
3 李玉玲;;《中國白族白文文獻釋讀》評介[A];學行堂文史集刊——2012年第2期[C];2012年
4 王鋒;;方塊白文的歷史發(fā)展和現(xiàn)狀[A];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第四輯)[C];199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記者 張建平;首屆白語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大理召開[N];大理日報(漢);2009年
2 通訊員 董建中 記者 趙銳明;《白語漢詞考釋》出版[N];大理日報(漢);2010年
3 記者 孔云秀;劍川縣SIL白語合作項目引起國內(nèi)外關注[N];大理日報(漢);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趙燕珍;趙莊白語參考語法[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2 趙金燦;云南鶴慶白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聰;中國白語研究史回顧[D];云南大學;2012年
2 楊曉霞;白語送氣擦音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7年
3 趙燕珍;趙莊白語描寫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4 李橋春;劍川白語語法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6年
5 陳小麗;白語話題結(jié)構研究[D];云南大學;2012年
6 邱文軍;白語的類型學描寫[D];南昌大學;2012年
7 李娟;白語鳳羽話語音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3年
8 黃冬琴;諾鄧白語語音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3年
9 董文菲;洱海周邊地區(qū)白語方言土語對比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3年
10 李義祝;云南鶴慶漢語方言和白語的語言接觸研究[D];暨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0947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094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