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語言藝術論文 >

《拾遺記》復音詞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21 23:35

  本文關鍵詞:《拾遺記》復音詞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拾遺記》 復音詞 判定標準 構詞方式


【摘要】:復音化是漢語詞匯發(fā)展史上的重要現(xiàn)象,尤其至中古時期復音詞數(shù)量大大增加,關于這一時期復音詞的研究也層出不窮。本文選取了東晉時期的志怪小說《拾遺記》中的復音詞作為研究對象。《拾遺記》內(nèi)容豐富、文本可靠,而且具有較強的口語性,能在一定程度上真實記錄當時的語言實際,最重要的一點,前人對于《拾遺記》的研究多集中在對其作者、版本及文學性方面的考究,而語言學研究方面空白較大。筆者希望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可以為中古漢語詞匯乃至漢語詞匯史的研究增添可供參考的語料。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如下:第一部分是緒論,簡要介紹《拾遺記》其書及作者,分別從反映口語的程度、文本的可靠性、反映社會生活的深廣度、文本篇幅四個方面肯定了《拾遺記》的語料價值,梳理了《拾遺記》與中古復音詞的研究現(xiàn)狀,以及本論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在前賢學者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拾遺記》的具體語言實際,確定了復音詞的判定標準,即詞匯意義標準、語法結構標準、詞性標準、形式標準和見次頻率標準。第二章是探討復音詞的類型及構詞方式。綜合運用以上各標準進行窮盡性統(tǒng)計,確定出復音詞總量為1505個(除去人名、地名、書名等專名),又將其分為復音實詞與復音虛詞兩大部分。在這一章中我們只討論復音實詞,包括單純詞和合成詞兩大類型。單純式復音詞又分為疊音詞、聯(lián)綿詞、音譯外來詞三類;合成式復音詞分為聯(lián)合式、偏正式、動賓式、主謂式、附加式、補充式、重疊式、綜合式八種類型,然后分別從語義、詞性、字序三個方面進行描述。第三章是探討復音虛詞。統(tǒng)計出復音虛詞共28個,分為介詞、副詞、連詞、助動詞四大類,再分別從其語義方面進行逐類分析。第四章采用歷史比較法,總結了復音詞在構詞方面的特點及各類復音詞的發(fā)展趨勢。第五章總結了《拾遺記》復音詞特點及其在辭書編纂中的作用,進而管窺魏晉時期詞匯面貌。最后附錄《拾遺記》復音詞表。
【關鍵詞】:《拾遺記》 復音詞 判定標準 構詞方式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H131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6
  • 緒論6-12
  • 一、《拾遺記》及其作者6-7
  • 二、《拾遺記》語料價值及研究現(xiàn)狀7-11
  • 三、《拾遺記》復音詞的研究方法11-12
  • 第一章 《拾遺記》復音詞的判定標準12-22
  • 第一節(jié) 古漢語復音詞判定標準研究概述12-14
  • 第二節(jié) 《拾遺記》復音詞的判定標準14-22
  • (一)詞匯意義標準14-16
  • (二)語法結構標準16-17
  • (三)詞性標準17-18
  • (四)形式標準18-19
  • (五)見次頻率標準19-22
  • 第二章 《拾遺記》復音詞的類型及構詞方式22-65
  • 第一節(jié) 《拾遺記》中的復音實詞22-24
  • 第二節(jié) 《拾遺記》復音詞構詞方式分析24-65
  • (一)單純式復音詞24-30
  • (二)合成式復音詞30-65
  • 第三章 《拾遺記》中的復音虛詞65-70
  • 第四章 《拾遺記》復音詞的構詞特點分析70-74
  • 結語74-78
  • 參考文獻78-81
  • 附錄81-87
  • 致謝87-88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8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王作新;漢語復音詞結構特征的文化透視[J];漢字文化;1995年02期

2 董玉芝;《抱樸子》復音詞構詞方式初探[J];古漢語研究;1994年04期

3 趙振鐸;論先秦兩漢漢語[J];古漢語研究;1994年03期

4 皮鴻鳴;漢語詞匯雙音化演變的性質(zhì)和意義[J];古漢語研究;1992年01期

5 黃志強 ,楊劍橋;論漢語詞匯雙音節(jié)化的原因[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01期

6 馬真;先秦復音詞初探[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5期

7 程湘清;漢語發(fā)展規(guī)律初探[J];東岳論叢;1980年01期

8 陳克炯;;《左傳》復音詞初探[J];華中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8年04期

9 吳曉露;;從《論語》《孟子》看戰(zhàn)國時期的雙音詞[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1984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陳羿竹;《高僧傳》復音詞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年

2 王冰;北朝漢語復音詞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玉紅;《新語》復音詞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李偉;《搜神記》復音詞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賈清妍;《異苑》復音詞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4 吳蓉;《拾遺記》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5 黃云云;《潛夫論》復音詞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8年

6 李曉玲;《顏氏家訓》復音詞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7 王興芬;王嘉與《拾遺記》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王艷芳;《百喻經(jīng)》復音詞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9 陳琳;魏晉南北朝小說復音詞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10 張煥新;《法言》復音詞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

本文編號:107578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07578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f2f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