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主觀性的語境使成條件及集群效應
本文關鍵詞:論主觀性的語境使成條件及集群效應
【摘要】:本文將漢語主觀性標記放在組合語境中考察,發(fā)現(xiàn)主觀性的解讀不僅僅涉及特定的語言單位或范疇,還往往與組合語境中的其他成分相關;主觀性標記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語境依賴性和語境選擇作用;高主觀性表達往往呈集群效應,并表現(xiàn)出構式化傾向。因此,盡管特定的語言成分可以成為主觀性的載體,但主觀性的實現(xiàn)往往是主觀性成分與其所處的組合語境合力作用的結果。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外國語言文化與國際交流學院;
【關鍵詞】: 主觀性 組合語境 使成條件 集群效應
【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語言主觀性的結構與分布——基于狹義主觀性思想”(經(jīng)費號:506000*172220151)
【分類號】:H030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主觀性(subjectivity)作為對非客觀主義意義觀的有力詮釋,在當代意義觀轉(zhuǎn)向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無論從共時的概念識解角度(Langacker 1990),還是從歷時的語義變化角度(TraugottDasher 2002),主觀性都是語義的重要概念基礎。所謂“主觀性”,即說話人在說出一段話的同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王燦龍;;一個瀕于消亡的主觀性標記詞——想是[J];當代語言學;2009年01期
2 周少青;;試論連字句的主觀性和主觀化[J];東南學術;2009年04期
3 曾立英;“我看”與“你看”的主觀化[J];漢語學習;2005年02期
4 陳子驕;“都”的語義指向[J];漢語學習;1996年06期
5 祝東平;劉富華;;副詞“才”主觀量表達的語義基礎[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年02期
6 武榮強;趙軍;;“最”的語法化和主觀化[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玲玲;;視覺動詞SEE語義演變的認知語用闡釋[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2 張德歲;;話語標記“你想”的成因及其語用修辭功能[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3 謝晶;;“漢語語法化”機制綜觀[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5期
4 馬云霞;;“看”與“X+看”的語法化與主觀化[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5 葛立勝;;“V到”小句中“V”與“到”結合緊密程度的連續(xù)統(tǒng)分析[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6 宋佳;張莎;;“將”字用法淺析[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2年03期
7 李德華;;“(你)看你v的”句式考察[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8 蔡曉斌;;非范疇化過程中詞義的主觀化分析[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9 王芳;;述補結構的完成義及其在特殊句式中的表現(xiàn)[J];中國城市經(jīng)濟;2012年01期
10 張德歲;張雪濤;;近五年來國內(nèi)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綜述[J];巢湖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王楠;;“無時無刻”的古今演變與詞典釋義[A];中國辭書學會第六屆中青年辭書工作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易美珍;;“我想”的語法化和功能分析[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劉全升;姚天f ;黃高輝;劉軍;宋鴻彥;;漢語意見型主觀性文本類型體系的研究[A];第四屆全國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4 徐中華;;日獨中三言姙における「R諍^後置」s螭藭ⅳ工隱昭芯俊鲓灐つ康膴灐諍^という三要素の,
本文編號:10615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061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