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事件類型學的擴展研究——認知與習得研究
本文關鍵詞:移動事件類型學的擴展研究——認知與習得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移動事件 詞匯化模式 語言類型 語言相對論 語言習得
【摘要】:Talmy(2000)基于移動事件詞匯化模式所提出的"附加語構架語"和"動詞構架語"語言類型理論在國際語言學界和心理學界影響廣泛,成為研究者們考察諸多語言以及與語言相關研究問題的理論工具或出發(fā)點,例如語言和思維或認知關系的研究以及語言習得研究。本文主要對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進行梳理評介。
【作者單位】: 鄭州大學外語學院;
【關鍵詞】: 移動事件 詞匯化模式 語言類型 語言相對論 語言習得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漢英移動事件詞匯化模式的對比研究及應用”(項目編號:10CYY001) 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師資助項目“漢英移動事件詞匯化模式的對比研究在翻譯和教學中的應用”(項目編號:2013103012)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H030
【正文快照】: 1.引言移動事件是人類生存和交流中的基本事件、重要事件,在語言表達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近年來認知語言學的重要和熱點研究課題。美國著名認知語言學家Talmy(2000:117)提出,世界上的語言根據(jù)移動事件詞匯化模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兩種主要類型:一是“附加語構架語”(Satellite-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陳佳;;新沃爾夫主義概述[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1年04期
2 李雪;;英漢移動動詞詞匯化模式的對比研究——一項基于語料的調查[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薛玉萍;;漢語運動事件框架語言類型歸屬的再思考[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2 趙桂英;馮彥;;情感概念隱喻哲學與薩丕爾-沃爾夫假說[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3 趙桂英;王麗艷;;事件結構概念隱喻的哲學基礎與薩丕爾—沃爾夫假說[J];長春大學學報;2014年03期
4 李景華;崔艷嫣;;英漢詞匯化差異對詞匯習得影響綜合考察[J];海外英語;2011年05期
5 吳芳;;新沃爾夫主義初探[J];金田;2013年01期
6 李剛;;綜合英語課程提高思辨能力教學策略初探[J];考試與評價(大學英語教研版);2014年06期
7 李雪;;空間移動事件概念框架理論述評[J];外語教學;2012年04期
8 曹一鳴;;2006年以來中國大陸學者關于薩丕爾—沃爾夫假說研究之比較分析[J];攀枝花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9 易焱;王克非;;詞匯類型學視角下的英漢語<相遇>類動詞對比研究[J];外語教學;2013年01期
10 史紅薇;;基于賦碼語料庫的英語路徑動詞類聯(lián)接研究[J];外國語文;2013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韓瑋;英漢主觀位移句的對比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2 阮氏青蘭(Nguyen Thi Thanh Lan);漢—越語空間位移范疇的對比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3 張會平;基于語料庫的中國學習者英語概念遷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4 薛玉萍;維漢空間范疇表達對比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郭麗君;英漢運動事件表達對比分析與應用[D];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
2 劉玉梅;漢語運動事件詞匯化模式的類型學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2年
3 陳乾;英漢運動事件句式句法特征對比研究[D];湖北大學;2013年
4 劉彩霞;中國英語學習者對自主移動事件習得的實證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3年
5 彭曉月;位移表達的日漢對比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盧植;;語言相對論對當代認知語言學的影響[J];外語學刊;2006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英平;;俄漢語框架語言類型歸屬探析[J];外語研究;2009年01期
2 趙麗莉;;淺議網(wǎng)絡語言類型及成因[J];文學界(理論版);2010年03期
3 В.А.Звегинцев;曾沖明;;語言類型研究的新方向[J];語言學資料;1965年06期
4 許余龍;語言類型區(qū)別與翻譯[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1987年03期
5 鄒智賢;;從語言類型看認識方式的特質[J];哲學動態(tài);1989年12期
6 梁敏;對語言類型變化的一些看法[J];民族語文;1995年06期
7 張平;;語言的類型與文化[J];語文學刊;2006年16期
8 永磊;論語言類型研究新發(fā)展[J];外語教學;1982年01期
9 何午;;中日語言的若干類型學認知[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7年02期
10 胡竹安;余志紅;;《語言類型地理學》簡介[J];國外語言學;198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江荻;;藏語動詞的及物性、自主性與施格語言類型[A];內容計算的研究與應用前沿——第九屆全國計算語言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智廣;英語從屈折語向孤立語演變的語言類型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1年
2 張巖;心理語言類型對中國大學生習得英語動名結構的影響[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0534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053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