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星《史記評議》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2-14 18:06
李景星的《史記評議》是一部對《史記》逐篇進行分析和評議的著作,內(nèi)容包括篇章命意、內(nèi)容考證、組織布局等方面,不僅有助于指導讀者閱讀《史記》,并對《史記》研究有很大的參考作用。本文從李景星對每篇的具體分析和評議出發(fā),從史學和文學兩個角度,分別探尋其評議的主要內(nèi)容和方法,并發(fā)掘其價值,最終達到對《史記》內(nèi)容加深理解的目的。同時,李景星分析和評議的方法,也可為其他作品的分析和評議提供借鑒。 本文首先根據(jù)已有資料對李景星及其《史記評議》作一簡單描述,據(jù)此了解到李景星此書是經(jīng)歷了較長一段時間才最終成書的,但此后因為戰(zhàn)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知道的人甚少。后來經(jīng)過陸永品、韓兆琦、俞樟華等重新點校整理出版,能夠看到此書的人比以前多了,但對其關注的程度還很不夠,對其中的內(nèi)容、方法以及所具有的價值,還沒有清楚的認識。 接下來,本文就從史學和文學兩個方面具體分析其所評議的內(nèi)容和方法,主要立足于微觀的分析與探究。史學方面,李景星的評議很全面,前人提到的所有問題,他幾乎都有所涉及,包括對《史記》的作品命意和作者意旨的揭示、對《史記》內(nèi)容的考據(jù)分析、對《史記》中增補闕亡問題的評論、對《史記》中所寫人物的品評以及對《...
【文章頁數(shù)】:8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李景星及其《史記評議》概說
1.1 李景星生平與著述
1.2 《史記評議》的成書及版本
1.3 《史記評議》的體例
1.4 《史記評議》的評例
1.5 《史記評議》的評議思想
1.6 《史記評議》的評議方法
第2章 《史記評議》的史學評議內(nèi)容
2.1 揭示《史記》的作品命意和作者意旨
2.1.1 本紀
2.1.2 表
2.1.3 書
2.1.4 世家
2.1.5 列傳
2.2 對《史記》內(nèi)容進行考據(jù)分析
2.2.1 對基本文字和時間、人名、地名的考訂
2.2.2 內(nèi)容方面的考訂、分析和評議
2.2.3 對《史記》中的義例的分析
2.3 評《史記》中的增補闕亡
2.3.1 關于“褚先生補”和“后人增”的問題
2.3.2 關于“十篇獨闕”和“兩紀無書”的問題
2.4 對《史記》中所寫人物的品評
2.5 對《史記》體例的分析
第3章 《史記評議》的文學評議內(nèi)容
3.1 對《史記》謀篇義例之揭示
3.1.1 評《史記》之篇什架構
3.1.2 評《史記》之對比情境
3.1.3 評《史記》之脈絡統(tǒng)一
3.2 對《史記》安章心法之評議
3.2.1 評《史記》篇章主題之表達
3.2.2 評《史記》篇章警策之建立
3.3 評《史記》辭章縝麗之法則
3.4 評《史記》的敘事藝術
3.5 其他文學方面的評議
第4章 《史記評議》的價值
4.1 史學評議方面的價值
4.2 文學評議方面的價值
4.3 《史記評議》的不足之處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科研成果
本文編號:3898376
【文章頁數(shù)】:8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李景星及其《史記評議》概說
1.1 李景星生平與著述
1.2 《史記評議》的成書及版本
1.3 《史記評議》的體例
1.4 《史記評議》的評例
1.5 《史記評議》的評議思想
1.6 《史記評議》的評議方法
第2章 《史記評議》的史學評議內(nèi)容
2.1 揭示《史記》的作品命意和作者意旨
2.1.1 本紀
2.1.2 表
2.1.3 書
2.1.4 世家
2.1.5 列傳
2.2 對《史記》內(nèi)容進行考據(jù)分析
2.2.1 對基本文字和時間、人名、地名的考訂
2.2.2 內(nèi)容方面的考訂、分析和評議
2.2.3 對《史記》中的義例的分析
2.3 評《史記》中的增補闕亡
2.3.1 關于“褚先生補”和“后人增”的問題
2.3.2 關于“十篇獨闕”和“兩紀無書”的問題
2.4 對《史記》中所寫人物的品評
2.5 對《史記》體例的分析
第3章 《史記評議》的文學評議內(nèi)容
3.1 對《史記》謀篇義例之揭示
3.1.1 評《史記》之篇什架構
3.1.2 評《史記》之對比情境
3.1.3 評《史記》之脈絡統(tǒng)一
3.2 對《史記》安章心法之評議
3.2.1 評《史記》篇章主題之表達
3.2.2 評《史記》篇章警策之建立
3.3 評《史記》辭章縝麗之法則
3.4 評《史記》的敘事藝術
3.5 其他文學方面的評議
第4章 《史記評議》的價值
4.1 史學評議方面的價值
4.2 文學評議方面的價值
4.3 《史記評議》的不足之處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科研成果
本文編號:38983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3898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