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的蛻變—論解放區(qū)作家的創(chuàng)作轉型
發(fā)布時間:2023-11-12 18:55
解放區(qū)作家的創(chuàng)作轉型是一個重要的具有典型意義的文學史現(xiàn)象。成份紛繁復雜的解放區(qū)作家在延安都經歷了較大程度上的創(chuàng)作轉型。主要體現(xiàn)在從“民族的文學”到“黨的文學”的轉變,藝術觀念和審美趣味上的動態(tài)轉變以及本土作家的自覺調整與過渡這三個轉型方面。分析其中的原因是多層次的,有來自外部文學環(huán)境的,即特定政治地域中文學氣候和意識形態(tài),特殊社會語境中群體審美觀念的嬗變。也有作家的自身原因,即知識分子尋求光明的理想的牽引?v觀整個解放區(qū)作家創(chuàng)作轉變的面貌,我們可以看到它是得與失共存的。它一方面推進了革命,深入實踐了文學大眾化,但另一方面又忽視了文學的自身規(guī)律,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轉型之一:從“民族的文學”到“黨的文學”
第一節(jié) 在取舍和整合新文學資源中實現(xiàn)轉變
第二節(jié) 在向“主流話語”靠攏中完成轉變
第二章 轉型之二:藝術觀念和審美趣味的深刻變化
第一節(jié) 主動改變與積極適應
第二節(jié) 被動調整與勉力追隨
第三章 轉型之三:“本土作家”的自覺調整與過渡
第一節(jié) 摒棄精英立場,尋找民間話語
第二節(jié) 堅持藝術個性,增加政治元素
第三節(jié) 切斷多元探索,走向單一范式
第四章 語境與心態(tài):作家創(chuàng)作轉型的根本原因
第一節(jié) 知識分子尋求光明的理想的牽引
第二節(jié) 特定政治地域中文學氣候的作用力
第三節(jié) 特殊社會語境中群體審美觀念的嬗變
第五章 得失共存:多維視野的價值重估
第一節(jié) 對社會與時代的主動順應
第二節(jié) 藝術失衡與自由精神的消隱
第三節(jié) 心靈受縛與左傾思潮的濫觴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
本文編號:3863743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轉型之一:從“民族的文學”到“黨的文學”
第一節(jié) 在取舍和整合新文學資源中實現(xiàn)轉變
第二節(jié) 在向“主流話語”靠攏中完成轉變
第二章 轉型之二:藝術觀念和審美趣味的深刻變化
第一節(jié) 主動改變與積極適應
第二節(jié) 被動調整與勉力追隨
第三章 轉型之三:“本土作家”的自覺調整與過渡
第一節(jié) 摒棄精英立場,尋找民間話語
第二節(jié) 堅持藝術個性,增加政治元素
第三節(jié) 切斷多元探索,走向單一范式
第四章 語境與心態(tài):作家創(chuàng)作轉型的根本原因
第一節(jié) 知識分子尋求光明的理想的牽引
第二節(jié) 特定政治地域中文學氣候的作用力
第三節(jié) 特殊社會語境中群體審美觀念的嬗變
第五章 得失共存:多維視野的價值重估
第一節(jié) 對社會與時代的主動順應
第二節(jié) 藝術失衡與自由精神的消隱
第三節(jié) 心靈受縛與左傾思潮的濫觴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
本文編號:38637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3863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