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藝術理論論文 >

論杜甫的人性、人格及其詩歌創(chuàng)作

發(fā)布時間:2021-12-25 06:14
  進入到二十一世紀,對杜甫及其詩歌的研究幾乎涉及到方方面面,無論是作家研究還是作品研究抑或是杜詩學的研究,人們都力圖運用新的方法、新的視角做出新的全面而深刻的闡釋?傆^以往的研究成果,杜甫忠君愛國、仁民愛物的道德楷模形象為人們所公認,其道德精神的形成原因亦為研究者所關注,普遍的結論是:儒家思想、家世淵源、身世遭遇是形成杜甫道德精神的主要因素。在肯定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時,本文力圖從人性的角度出發(fā),探討杜甫其人其詩。 “文學是人學”,其中總有作家的自我身影,構成作家自我的兩個重要方面就是人性與人格,即“小我”和“大我”!靶∥摇笔墁F(xiàn)實原則支配,重在理智地追求快樂;“大我”則是指人性升華后的道德自我,重在表現(xiàn)高尚的情操。對杜甫人性的研究,目的是為了更好更全面地認識了解杜甫,一方面感受他平凡的人性魅力,另一方面以人性為基礎,探討其“小我”與“大我”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領略其小平凡的人格魅力,進而感知其詩歌歷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就個人的物質生活而言,任何人都得為自己的衣食住行奔忙;在人的整個生命歷程中,生老病死都是不可避免的。就人性本能而言,人的首要任務就是活下去。作為一個普通人,杜甫亦不例外。... 

【文章來源】:廣西師范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shù)】:2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Ⅰ 中文摘要
Ⅱ 英文摘要
Ⅲ 引言
Ⅳ 正文
    第一部分: 人性關注——亂世中的生命精神
        一、 卜居
        二、 飲食
        三、 生死
    第二部分: 人性升華——普通人性與濟世情懷的結合
        一、 生死之間的超越
        二、 缺憾與補償
    第三部分: 矛盾組合——杜甫人性、人格對其詩歌的影響
        一、 渺小個體與廣袤時空的畫面組合
        二、 麗語哀情的組合
        三、 情感的碰撞組合
Ⅴ 結語
Ⅵ 注釋
Ⅶ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試論杜甫的夔州回憶詩[J]. 沙先一.  杜甫研究學刊. 2001(01)
[2]憂國憂民無已時──杜甫愛國思想瑣談[J]. 張忠綱.  杜甫研究學刊. 1995(03)
[3]論杜甫的政治憂患及預見性[J]. 劉明華.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5(02)
[4]生命體驗的詩化形態(tài)──杜甫夔州詩的生存論美學意蘊[J]. 程地宇.  社會科學研究. 1995(02)
[5]杜詩的倫理內(nèi)涵與現(xiàn)代闡釋[J]. 謝思煒.  文學遺產(chǎn). 1995(01)



本文編號:355193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355193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1f6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