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詞人群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07 17:58
金朝與南宋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二次南北朝”時期。金雖以武力據(jù)中原,但對漢族文明卻表現(xiàn)出積極的認同感,諸如推行漢化政策,襲用漢語言文字,重用漢族文士,并且提倡詩詞歌賦等等,甚至其最高統(tǒng)治者也有因能詞而著稱者。因此,從詞體文學的發(fā)展角度來看,并沒有因金人的南下而出現(xiàn)停滯,相反卻有著不同于唐五代北宋也不同于南宋的新的發(fā)展。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盡管金詞有著獨特的價值,卻長期處于被忽略的狀態(tài)。自唐圭璋先生《全金元詞》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出版以來,金詞研究逐漸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基本上仍是按時代先后對作家進行按順序的排列,難以給人以宏觀方面的整體把握。(如劉鋒濤的《金代前期詞研究》、黃兆漢的《金元詞史》等。)因此本論文選擇了“詞人群體”的研究角度,并結(jié)合時代風會、審美趨尚、文人心態(tài)等等因素,變作家個體研究為群體研究,從而宏觀地把握金詞發(fā)展的全貌,使其發(fā)展流變的脈絡(luò)與線索更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在此基礎(chǔ)之上,可以更好地看出金詞的特質(zhì)及其價值來。 本論文正是以此為出發(fā)點,將金代詞人劃分為四個群體,分別為吳蔡詞人群體、“國朝”詞人群體、遺民詞人群體,全真道詞人群體。論文共設(shè)六章: 第一章:引論。本章首先...
【文章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94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第一章 引論
一、 歷史的定位------第二次南北朝
二、 金朝全面接受漢族文明------以正統(tǒng)自居
三、 金代以前詞的流派演變述略
四、 金詞研究述略
五、 金代詞人的群體劃分
第二章 蘇學行于北所產(chǎn)生之新變------吳蔡詞人群體研究
一、 “借才異代”-------金代詞人創(chuàng)作隊伍的最初準備
二、 蘇學行于北使金源詞壇所產(chǎn)生之新變
三、 新變之一——以吳激為代表的悲柔相濟,筆力排蕩之詞
四、 新變之二-----在追求山林與曠達中隱含著獨特人生意蘊的蕭閑詞
五、 新變之三-北方草原文化吹向中原大地的“新風”
六、 金初詞與稼軒詞
第三章 從艷情詞回潮到蘇詞影響再為主導(dǎo)------“國朝”詞人群體研究
一、 戰(zhàn)亂的終于結(jié)束與“大定”、“明昌”時期的到來
二、 “大定”盛世詞壇的綺艷詞風
三、 南渡前后金元詞壇剛方伉爽詞風的全面確立
四、 從意象嬗變看剛方伉爽詞風的形成
1、 蘇軾詞風影響
2、 從意象的嬗變看剛方伉爽詞風的形成
(1) 所用意象從溫山軟水到“萬里”“冰雪”
(2) 金初至“國朝”所用喻體也從南方風物意象遞變到北方風物意象
第四章 對數(shù)千年中華傳統(tǒng)文明的深情眷戀------遺民詞人群體研究
一、 金元易代造成的社會再次動蕩
二、 遺民詞人群的戀舊情結(jié)及其升華
1、 元好問及其《鷓鴣天·宮體八首》
2、 李俊明及其《謁金門》十二章
3、 聯(lián)章雙線章法結(jié)構(gòu)形態(tài)的形成
三、 通過詠菊、贊梅所體現(xiàn)出的承續(xù)中華文明心態(tài)
四、 遺民詞人群剛方伉爽詞風絲毫未減
第五章 金代文學中的一個奇觀------全真道詞人群體研究
一、 全真道產(chǎn)生的社會基礎(chǔ)
二、 金中期至金末元初全真道主要人物及其活動
三、 全真道的影響與作用
四、 全真道詞人的創(chuàng)作
1、 對社會現(xiàn)實的曲折反映
2、 勸人入道的作品比比皆是
3、 宣講道旨
4、 文學色彩較強的詞作
5、 藏頭體詞淺析
第六章 小結(jié)
附錄
一、 刊載金詞的詞籍概述
二、 《全金元詞》補遺訂誤文章總匯:(略)
參考書目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中國五十年的詞史研究和編撰[J]. 劉揚忠. 文學遺產(chǎn). 2000(06)
[2]金代文學特征論[J]. 胡傳志. 文學評論. 2000(01)
[3]論“金源文化”的影響[J]. 李成. 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9(06)
[4]蕭閑詞風初探[J]. 劉鋒燾.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9(03)
[5]元好問《論詩三十首》的現(xiàn)實指向[J]. 胡傳志. 文史知識. 1999(07)
[6]金元之際文壇領(lǐng)袖元好問對中原文化傳統(tǒng)的維護整合[J]. 狄寶心. 民族文學研究. 1999(02)
[7]遼金文人與酒[J]. 宋德金.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1999(02)
[8]論《中州樂府》的文獻與詞學價值[J]. 超永源.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1999(02)
[9]漫說遺山詞[J]. 張晶. 古典文學知識. 1999(01)
[10]遼代文學思想論略[J]. 張毅. 南開學報. 1999(01)
本文編號:3422512
【文章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94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第一章 引論
一、 歷史的定位------第二次南北朝
二、 金朝全面接受漢族文明------以正統(tǒng)自居
三、 金代以前詞的流派演變述略
四、 金詞研究述略
五、 金代詞人的群體劃分
第二章 蘇學行于北所產(chǎn)生之新變------吳蔡詞人群體研究
一、 “借才異代”-------金代詞人創(chuàng)作隊伍的最初準備
二、 蘇學行于北使金源詞壇所產(chǎn)生之新變
三、 新變之一——以吳激為代表的悲柔相濟,筆力排蕩之詞
四、 新變之二-----在追求山林與曠達中隱含著獨特人生意蘊的蕭閑詞
五、 新變之三-北方草原文化吹向中原大地的“新風”
六、 金初詞與稼軒詞
第三章 從艷情詞回潮到蘇詞影響再為主導(dǎo)------“國朝”詞人群體研究
一、 戰(zhàn)亂的終于結(jié)束與“大定”、“明昌”時期的到來
二、 “大定”盛世詞壇的綺艷詞風
三、 南渡前后金元詞壇剛方伉爽詞風的全面確立
四、 從意象嬗變看剛方伉爽詞風的形成
1、 蘇軾詞風影響
2、 從意象的嬗變看剛方伉爽詞風的形成
(1) 所用意象從溫山軟水到“萬里”“冰雪”
(2) 金初至“國朝”所用喻體也從南方風物意象遞變到北方風物意象
第四章 對數(shù)千年中華傳統(tǒng)文明的深情眷戀------遺民詞人群體研究
一、 金元易代造成的社會再次動蕩
二、 遺民詞人群的戀舊情結(jié)及其升華
1、 元好問及其《鷓鴣天·宮體八首》
2、 李俊明及其《謁金門》十二章
3、 聯(lián)章雙線章法結(jié)構(gòu)形態(tài)的形成
三、 通過詠菊、贊梅所體現(xiàn)出的承續(xù)中華文明心態(tài)
四、 遺民詞人群剛方伉爽詞風絲毫未減
第五章 金代文學中的一個奇觀------全真道詞人群體研究
一、 全真道產(chǎn)生的社會基礎(chǔ)
二、 金中期至金末元初全真道主要人物及其活動
三、 全真道的影響與作用
四、 全真道詞人的創(chuàng)作
1、 對社會現(xiàn)實的曲折反映
2、 勸人入道的作品比比皆是
3、 宣講道旨
4、 文學色彩較強的詞作
5、 藏頭體詞淺析
第六章 小結(jié)
附錄
一、 刊載金詞的詞籍概述
二、 《全金元詞》補遺訂誤文章總匯:(略)
參考書目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中國五十年的詞史研究和編撰[J]. 劉揚忠. 文學遺產(chǎn). 2000(06)
[2]金代文學特征論[J]. 胡傳志. 文學評論. 2000(01)
[3]論“金源文化”的影響[J]. 李成. 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9(06)
[4]蕭閑詞風初探[J]. 劉鋒燾.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9(03)
[5]元好問《論詩三十首》的現(xiàn)實指向[J]. 胡傳志. 文史知識. 1999(07)
[6]金元之際文壇領(lǐng)袖元好問對中原文化傳統(tǒng)的維護整合[J]. 狄寶心. 民族文學研究. 1999(02)
[7]遼金文人與酒[J]. 宋德金.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1999(02)
[8]論《中州樂府》的文獻與詞學價值[J]. 超永源.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1999(02)
[9]漫說遺山詞[J]. 張晶. 古典文學知識. 1999(01)
[10]遼代文學思想論略[J]. 張毅. 南開學報. 1999(01)
本文編號:34225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3422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