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之變:文白轉換、文體探索與賴和新文學的生成
發(fā)布時間:2021-10-05 09:59
語言的變革及其影響乃至決定了文學體裁的革新與文學形式的演進。由于近代以來思想的新變,中國文學在文體、語言上不斷探索,白話終于代替文言成為文學主流語言。中國大陸新文學的這一生成機制,很大程度上也影響到賴和新文學的生成。賴和以舊體寫時事,以"新思想""新名詞"入詩,探索舊體詩的新發(fā)展,同時,以"白話入詩"沖破舊詩詩體規(guī)范,探索新詩的文體形式。在小說創(chuàng)作上,賴和積極發(fā)揮白話細致、準確、到位的敘述功能,開創(chuàng)了臺灣新小說的先河。賴和還以第一人稱"我"入古文等方式,使古文白話化,實現(xiàn)了散文文體的局部變革。賴和的新舊文學創(chuàng)作,留下了臺灣文學"新舊之變"時代的過渡痕跡。
【文章來源】: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20,36(03)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舊詩的新變與新思
二、新詩的“破”與“立”
三、小說的演進與開拓
四、散文的傳承與轉變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新青年》到《臺灣青年》、《臺灣民報》——紀念臺灣新文化/新文學運動80周年(之二)[J]. 白少帆. 百年潮. 2001(01)
本文編號:3419509
【文章來源】: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20,36(03)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舊詩的新變與新思
二、新詩的“破”與“立”
三、小說的演進與開拓
四、散文的傳承與轉變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新青年》到《臺灣青年》、《臺灣民報》——紀念臺灣新文化/新文學運動80周年(之二)[J]. 白少帆. 百年潮. 2001(01)
本文編號:34195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3419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