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傳播視野下的“80后”文學現(xiàn)象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27 11:21
文學演變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文學傳播形態(tài)的某種變化,“80后”文學的創(chuàng)作、出版和接受狀況有自己獨特而鮮明的特征。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產(chǎn)業(yè)化為取向的大眾媒體,其外部環(huán)境和內(nèi)部格局均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大眾媒體與文學的關系也在不斷的調(diào)整中出現(xiàn)了新的局面。大眾媒體已不僅僅是文學的載體或介質(zhì),它形成了新的文學傳播語境,在拓展文學生產(chǎn)和傳播空間的同時,也引發(fā)了作家、編輯、受眾等文學群體的變動,并在文學話語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90年代以來的文學所面臨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使文學多樣而復雜的文化性凸顯出來,除審美屬性外,文學還有其他多種屬性,必須把文學當作文化問題,置放到更為復雜的文化語境中去審視。本文即在大眾文化興起、消費社會到來的時代背景下,以“傳播”為角度探討“80后”文學與時代社會的層層關聯(lián),結合作者作品的個案分析進行綜合論述。而大眾傳媒和“80后”寫作都處在不斷發(fā)展變動之中,所以我所有的分析并不企望抵達某種結論,而是提供一種角度和這種角度下的即時觀察。論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緒論論述了本文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價值與意義。第一章論述了大眾傳播與“80后”作者的出場,全章共分四小節(jié)。第一節(jié)...
【文章來源】:山東師范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 一路走來——“80 后”文學大事記
(二) 關于“80 后”的命名
(三)文化研究的視閾
第一章:大眾傳播與“80 后”作者的出場
第一節(jié):“80 后”一代成長的時代文化語境
第二節(jié):網(wǎng)絡平臺——寫作和發(fā)表的自由之地
第三節(jié):出場契機——《萌芽》和“新概念作文”大賽
第四節(jié):文學出版和圖書市場
第二章:大眾傳播視野下“80 后”作者作品特點
第一節(jié):“80 后”作者的明星化
第二節(jié):“80 后”作者創(chuàng)作的高產(chǎn)化
第三節(jié):“80 后”作品的時尚化
第三章:關于“80 后”的文本批評
第一節(jié):關于《十少年作家批判書》
第二節(jié):當代語境中的“80”后文學書寫
結語
注釋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在沉默與悲憫中前行[J]. 邱華棟. 廈門文學. 2006(04)
[2]秋憶[J]. 舟卉. 廈門文學. 2006(04)
[3]嘿,天堂[J]. 蔡東. 人民文學. 2006(03)
[4]世俗化的文化:中國大眾文化發(fā)展的消費性取向[J]. 傅守祥. 理論與創(chuàng)作. 2005(03)
[5]由“玉女憂傷”到“生冷怪酷”——從張悅?cè)坏摹鞍l(fā)展”看文壇對“80后”的“引導”[J]. 邵燕君. 南方文壇. 2005(03)
[6]大眾文化影響下的當代文學現(xiàn)象[J]. 賀紹俊. 文藝研究. 2005(03)
[7]"80后"寫作與新世紀文學[J]. 曹瑩. 文藝爭鳴. 2005(02)
[8]論80后文學的“偶像化”寫作[J]. 江冰. 文藝評論. 2005(02)
[9]消費時代的焦慮——2004期刊閱讀[J]. 申霞艷. 文藝爭鳴. 2005(01)
[10]青春小說及其市場背景[J]. 張檸. 南方文壇. 2004(06)
本文編號:3305685
【文章來源】:山東師范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 一路走來——“80 后”文學大事記
(二) 關于“80 后”的命名
(三)文化研究的視閾
第一章:大眾傳播與“80 后”作者的出場
第一節(jié):“80 后”一代成長的時代文化語境
第二節(jié):網(wǎng)絡平臺——寫作和發(fā)表的自由之地
第三節(jié):出場契機——《萌芽》和“新概念作文”大賽
第四節(jié):文學出版和圖書市場
第二章:大眾傳播視野下“80 后”作者作品特點
第一節(jié):“80 后”作者的明星化
第二節(jié):“80 后”作者創(chuàng)作的高產(chǎn)化
第三節(jié):“80 后”作品的時尚化
第三章:關于“80 后”的文本批評
第一節(jié):關于《十少年作家批判書》
第二節(jié):當代語境中的“80”后文學書寫
結語
注釋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在沉默與悲憫中前行[J]. 邱華棟. 廈門文學. 2006(04)
[2]秋憶[J]. 舟卉. 廈門文學. 2006(04)
[3]嘿,天堂[J]. 蔡東. 人民文學. 2006(03)
[4]世俗化的文化:中國大眾文化發(fā)展的消費性取向[J]. 傅守祥. 理論與創(chuàng)作. 2005(03)
[5]由“玉女憂傷”到“生冷怪酷”——從張悅?cè)坏摹鞍l(fā)展”看文壇對“80后”的“引導”[J]. 邵燕君. 南方文壇. 2005(03)
[6]大眾文化影響下的當代文學現(xiàn)象[J]. 賀紹俊. 文藝研究. 2005(03)
[7]"80后"寫作與新世紀文學[J]. 曹瑩. 文藝爭鳴. 2005(02)
[8]論80后文學的“偶像化”寫作[J]. 江冰. 文藝評論. 2005(02)
[9]消費時代的焦慮——2004期刊閱讀[J]. 申霞艷. 文藝爭鳴. 2005(01)
[10]青春小說及其市場背景[J]. 張檸. 南方文壇. 2004(06)
本文編號:33056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3305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