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體選擇與李開先的文學思想
發(fā)布時間:2021-07-08 17:45
本文通過對李開先文學創(chuàng)作中所選用的多種文體入手,仔細分析這種選擇背 后所蘊含的文學思想,全面闡述了李開先在為官期間和罷官后思想情感的轉(zhuǎn)變, 并將其置于明嘉靖年間文人的整體思想變化中,結(jié)合“大禮儀”事件后的時勢政 局,士人階層的學術思想和人生際遇,及由此產(chǎn)生的心態(tài)變化,對其生成原因和 文學思想史意義做出適度闡釋。 文章由四部分構成。第一部分詳盡論述了李開先在創(chuàng)作中文體選擇的具體表 現(xiàn),包括詩歌,散文,傳奇和散曲,側(cè)重于每一種文體中所表達的內(nèi)容和思想感 情的差異。第二部分按時間的順序梳理出李開先的創(chuàng)作風格的演變歷程。前兩部 分經(jīng)緯交錯對李開先的文學思想進行了全面介紹。第三部分從時勢政局、哲學思 想、家學淵源及人生際遇等多種角度深入分析了李開先文學思想的成因。第四部 分為結(jié)語,主要想說明李開先在明代中期文學思想史上的過渡性質(zhì),他代表了明 代文人的人生追求由單一性向多元性發(fā)展的趨勢。全文論述試圖闡明兩個問題: 一、李開先文學創(chuàng)作中多文體選擇反映了他文學思想的復雜性:二、李開先的文 學思想在明代中期具有鮮明的代表性,他是一個具有過渡性質(zhì)的人物。
【文章來源】: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引言
第一章 文體選擇與李開先的文學創(chuàng)作傾向
第一節(jié) 散文:辭令褒貶、傳于后世
第二節(jié) 詩歌:托物言志,信手直書
第三節(jié) 傳奇:上承傳統(tǒng),重在教化
第四節(jié) 散曲:內(nèi)心抒發(fā),遣興娛情
第二章 李開先文學思想的前后變化
第一節(jié) 進取與隱忍——在官場和主流社會中浮浮沉沉
第二節(jié) 不解與困頓——罷官回家之初的狂放之氣
第三節(jié) 無奈與平淡——晚年心靈的最終走向
第三章 李開先文學思想的成因
第一節(jié) 強烈的進取心與自我放逐之間的矛盾
第二節(jié) 哲學思想的缺失與心靈的無可寄托
第四章 帶有過渡性質(zhì)的文人身份與文學觀念
第一節(jié) 明代前期文人單向的人生追求
第二節(jié) 明代中期后文人追求的多元化發(fā)展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參考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李開先的《寶劍記》與明中葉社會思潮[J]. 李獻芳. 曲靖師范學院學報. 2002(04)
[2]李開先與通俗文學[J]. 黃洽. 煙臺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8(03)
[3]《寶劍記》:忠奸劇的定型──《明清傳奇史》選載(一)[J]. 郭英德. 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1998(02)
[4]簡論李開先思想的變化與文藝觀的創(chuàng)新[J]. 李獻芳. 齊魯學刊. 1997(05)
[5]《金瓶梅詞話》和《寶劍記》語言風格的差異——兼論詞話寫定者不是李開先[J]. 章一鳴. 中國語文. 1997(05)
[6]李開先文學思想嬗變管窺[J]. 黃洽. 煙臺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6(04)
[7]李開先曲論的二重性[J]. 黃洽. 戲文. 1996(06)
[8]試論李開先的散文創(chuàng)作[J]. 任遠. 濟南大學學報(綜合版). 1995(01)
[9]李開先文學創(chuàng)作新議[J]. 黃洽. 煙臺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4(02)
[10]嚴嵩與嘉靖中后期文壇[J]. 廖可斌. 文史知識. 1993 (07)
本文編號:3272038
【文章來源】: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引言
第一章 文體選擇與李開先的文學創(chuàng)作傾向
第一節(jié) 散文:辭令褒貶、傳于后世
第二節(jié) 詩歌:托物言志,信手直書
第三節(jié) 傳奇:上承傳統(tǒng),重在教化
第四節(jié) 散曲:內(nèi)心抒發(fā),遣興娛情
第二章 李開先文學思想的前后變化
第一節(jié) 進取與隱忍——在官場和主流社會中浮浮沉沉
第二節(jié) 不解與困頓——罷官回家之初的狂放之氣
第三節(jié) 無奈與平淡——晚年心靈的最終走向
第三章 李開先文學思想的成因
第一節(jié) 強烈的進取心與自我放逐之間的矛盾
第二節(jié) 哲學思想的缺失與心靈的無可寄托
第四章 帶有過渡性質(zhì)的文人身份與文學觀念
第一節(jié) 明代前期文人單向的人生追求
第二節(jié) 明代中期后文人追求的多元化發(fā)展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參考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李開先的《寶劍記》與明中葉社會思潮[J]. 李獻芳. 曲靖師范學院學報. 2002(04)
[2]李開先與通俗文學[J]. 黃洽. 煙臺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8(03)
[3]《寶劍記》:忠奸劇的定型──《明清傳奇史》選載(一)[J]. 郭英德. 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1998(02)
[4]簡論李開先思想的變化與文藝觀的創(chuàng)新[J]. 李獻芳. 齊魯學刊. 1997(05)
[5]《金瓶梅詞話》和《寶劍記》語言風格的差異——兼論詞話寫定者不是李開先[J]. 章一鳴. 中國語文. 1997(05)
[6]李開先文學思想嬗變管窺[J]. 黃洽. 煙臺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6(04)
[7]李開先曲論的二重性[J]. 黃洽. 戲文. 1996(06)
[8]試論李開先的散文創(chuàng)作[J]. 任遠. 濟南大學學報(綜合版). 1995(01)
[9]李開先文學創(chuàng)作新議[J]. 黃洽. 煙臺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4(02)
[10]嚴嵩與嘉靖中后期文壇[J]. 廖可斌. 文史知識. 1993 (07)
本文編號:32720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3272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