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李夢陽在文學復古主張中的重情觀
發(fā)布時間:2021-07-05 16:13
在明代前七子發(fā)起的文學復古運動中,李夢陽倡導的"文必先秦兩漢,詩必漢魏盛唐"的詩文理想奠定了七子派詩文理論的基調,對明前期的"臺閣體"詩風給予了猛烈抨擊,企圖通過復古的方式改變圍繞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理性化和俗化傾向,恢復情感在文學中的價值。本文通過簡析李夢陽在文學復古主張中的重情觀念,梳理其對于中國古典詩歌的藝術特質和審美特征的追求,從而確定其對于以詩歌抒發(fā)真情的重視。
【文章來源】:今古文創(chuàng). 2020,(02)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注重詩歌的情感特征
(一)詩歌的本質——抒發(fā)情感
(二)詩歌情感與風格的多樣化
(三)用“比、興”手法來表達詩歌情感
二、提倡向民歌學習
(一)對“格調”與“真情”的認識
(二)“真詩乃在民間”
三、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李夢陽詩論之情與理的統(tǒng)一[J]. 王倩.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 2018(03)
[2]論前七子以復古抵制宋儒理學對文學的侵入[J]. 伍美潔,韓云波. 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3)
[3]七子派文學復古理論的再認識[J]. 謝旭. 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1)
本文編號:3266400
【文章來源】:今古文創(chuàng). 2020,(02)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注重詩歌的情感特征
(一)詩歌的本質——抒發(fā)情感
(二)詩歌情感與風格的多樣化
(三)用“比、興”手法來表達詩歌情感
二、提倡向民歌學習
(一)對“格調”與“真情”的認識
(二)“真詩乃在民間”
三、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李夢陽詩論之情與理的統(tǒng)一[J]. 王倩.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 2018(03)
[2]論前七子以復古抵制宋儒理學對文學的侵入[J]. 伍美潔,韓云波. 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3)
[3]七子派文學復古理論的再認識[J]. 謝旭. 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1)
本文編號:32664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3266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