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失莫忘:曹雪芹和石黑一雄對回憶的審美觀照
發(fā)布時間:2021-03-25 11:20
回憶是中西文學的共同主題。曹雪芹和石黑一雄都在回憶中寄托豐富的情感,把回憶作為一種審美現(xiàn)象加以觀照。曹雪芹視回憶為承載生命之光的棲息地,體現(xiàn)為從大我到無我乃至物我兩忘的自由境界;石黑一雄視回憶為生命的安放地,表現(xiàn)為在對現(xiàn)實的超越中獲得生命的意義。二人都視回憶為生命樂園的審美想象,但前者的樂園注定要失落,后者的樂園則是海市蜃樓,二者都在反成長的敘述中完成對生命的超脫。二人都視回憶為愛的救贖,但前者回憶過去,朝向彼岸,指向未來;后者回憶過去,返歸現(xiàn)在,立足當下。在文學家的視域里,回憶是使靈魂找到安身立命的樂園。
【文章來源】:外語研究. 2020,37(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1. 銘記與遺忘:回憶對生命存在的審美創(chuàng)造
1.1 回憶與銘記
1.2 回憶與遺忘
2. 成長與反成長:回憶對生命樂園的審美想象
2.1 回憶與樂園
2.2 回憶與反成長
3. 愛與青春:回憶對生命情感的審美救贖
3.1 愛、回憶與救贖
3.2 彼岸、人間與救贖
4.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有情之天下”就在此岸——從美學眼光看《紅樓夢》[J]. 葉朗. 曹雪芹研究. 2019(02)
[2]穿過遺忘的迷霧——石黑一雄《被掩埋的巨人》中的記憶書寫[J]. 鄭佰青. 外國文學. 2018(03)
[3]石黑一雄:我心底的日本[J]. 石黑一雄,陳圣為,蘇永怡. 世界文學. 2018(02)
[4]石黑一雄新作《被掩埋的巨人》遺忘敘事研究[J]. 鄧穎玲.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2018(01)
[5]“拒絕成長”與“壓抑欲望”——析美國漢學家黃衛(wèi)總對《紅樓夢》性心理世界的獨異解讀[J]. 張惠. 紅樓夢學刊. 2010(04)
[6]石黑一雄訪談錄[J]. 李春. 當代外國文學. 2005(04)
[7]《紅樓夢》與“道”[J]. 杜景華. 紅樓夢學刊. 1998(04)
[8]歷史的淵源與時代的新意——《紅樓夢》哲理內(nèi)蘊分析[J]. 李昌集. 紅樓夢學刊. 1990(04)
本文編號:3099593
【文章來源】:外語研究. 2020,37(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1. 銘記與遺忘:回憶對生命存在的審美創(chuàng)造
1.1 回憶與銘記
1.2 回憶與遺忘
2. 成長與反成長:回憶對生命樂園的審美想象
2.1 回憶與樂園
2.2 回憶與反成長
3. 愛與青春:回憶對生命情感的審美救贖
3.1 愛、回憶與救贖
3.2 彼岸、人間與救贖
4.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有情之天下”就在此岸——從美學眼光看《紅樓夢》[J]. 葉朗. 曹雪芹研究. 2019(02)
[2]穿過遺忘的迷霧——石黑一雄《被掩埋的巨人》中的記憶書寫[J]. 鄭佰青. 外國文學. 2018(03)
[3]石黑一雄:我心底的日本[J]. 石黑一雄,陳圣為,蘇永怡. 世界文學. 2018(02)
[4]石黑一雄新作《被掩埋的巨人》遺忘敘事研究[J]. 鄧穎玲.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2018(01)
[5]“拒絕成長”與“壓抑欲望”——析美國漢學家黃衛(wèi)總對《紅樓夢》性心理世界的獨異解讀[J]. 張惠. 紅樓夢學刊. 2010(04)
[6]石黑一雄訪談錄[J]. 李春. 當代外國文學. 2005(04)
[7]《紅樓夢》與“道”[J]. 杜景華. 紅樓夢學刊. 1998(04)
[8]歷史的淵源與時代的新意——《紅樓夢》哲理內(nèi)蘊分析[J]. 李昌集. 紅樓夢學刊. 1990(04)
本文編號:30995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3099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