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東與新時期文學
發(fā)布時間:2021-02-20 17:40
新時期文學曾以對創(chuàng)作主體和創(chuàng)作觀念的現(xiàn)代性追求而實現(xiàn)了對現(xiàn)代性話語的重建,文學也因深度參與了現(xiàn)代性話語的重建而產(chǎn)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力。但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在社會領域思想危機和西方“后現(xiàn)代”文化的雙重影響下,新時期文學開始了“后現(xiàn)代轉(zhuǎn)向”。韓東不僅是新時期文學“后現(xiàn)代轉(zhuǎn)向”的重要參與者、推動者,以其詩歌和小說的雙重創(chuàng)作實績,還是這一轉(zhuǎn)向的最佳體現(xiàn)者之一。因此,韓東具有與新時期文學互相闡釋的意義。本文通過對韓東與新時期文學共生性的考察來把握韓東創(chuàng)作的價值,又以韓東作為個案來反觀新時期文學的轉(zhuǎn)變,揭示新時期文學發(fā)展和演變的重要表征,以深化我們對新時期文學發(fā)展、演變的認識和思考。本文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論述韓東對新時期文學的繼承與超越。不論是詩歌還是小說,韓東都以對此前文學的“創(chuàng)造性誤讀”而形成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特色。他在朦朧詩的影響下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卻以對朦朧詩話語方式的消解而實現(xiàn)了對朦朧詩的超越;他的小說延續(xù)了其詩歌創(chuàng)作精神,以對此前小說創(chuàng)作總體話語方式的背叛、對先鋒文學和新寫實小說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而形成了自己的小說創(chuàng)作特色。第二部分具體闡釋韓東的詩歌創(chuàng)作對新時期詩歌的意義,并以此來考察新...
【文章來源】:山東師范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韓東對新時期文學的繼承與超越
第二章 詩歌的祛魅:韓東與新時期詩歌
一韓東與新時期詩歌表意形象的轉(zhuǎn)變
二韓東與新時期詩歌抒情主體的轉(zhuǎn)變
三韓東與新時期詩歌語言的轉(zhuǎn)變
第三章 “歷史終結(jié)”后的個人敘事:韓東與新時期小說
一韓東與新時期“文革”小說
二韓東與新時期情愛小說
第四章 韓東的敘事反諷及其對新時期反諷敘事的意義
一敘事結(jié)構反諷
二敘事形態(tài)反諷
結(jié)語
注釋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同寫平凡的“世界性因素”——韓東和拉金詩歌的比較[J]. 柏樺,余夏云. 文藝研究. 2007(09)
[2]從“語言說我”到“我說語言”——韓東、于堅的詩歌作品的另一種解讀[J]. 趙林. 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2)
[3]愛情或靈魂末路——評韓東長篇小說《我和你》[J]. 海力洪. 南方文壇. 2006(03)
[4]論韓東的情愛敘事[J]. 王長才. 開封大學學報. 2006(01)
[5]韓東詩歌藝術特色探討(上)[J]. 但家祥. 六盤水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 2006(01)
[6]一種新的寫作方式:于堅韓東詩中的積極因素[J]. 朱云.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06(01)
[7]在話語的反叛與突圍中斷裂——韓東詩歌行為的回顧性考察[J]. 劉繼林. 學術探索. 2005(05)
[8]悖論中的《扎根》和《扎根》中的悖論[J]. 李遇春. 小說評論. 2005(04)
[9]"交叉跑動"的經(jīng)驗——析韓東小說中詩歌作品的功能[J]. 李建立. 理論與創(chuàng)作. 2004(06)
[10]個人化視域中的日常敘事——評韓東長篇小說《扎根》[J]. 王春林. 當代作家評論. 2004(04)
本文編號:3043109
【文章來源】:山東師范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韓東對新時期文學的繼承與超越
第二章 詩歌的祛魅:韓東與新時期詩歌
一韓東與新時期詩歌表意形象的轉(zhuǎn)變
二韓東與新時期詩歌抒情主體的轉(zhuǎn)變
三韓東與新時期詩歌語言的轉(zhuǎn)變
第三章 “歷史終結(jié)”后的個人敘事:韓東與新時期小說
一韓東與新時期“文革”小說
二韓東與新時期情愛小說
第四章 韓東的敘事反諷及其對新時期反諷敘事的意義
一敘事結(jié)構反諷
二敘事形態(tài)反諷
結(jié)語
注釋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同寫平凡的“世界性因素”——韓東和拉金詩歌的比較[J]. 柏樺,余夏云. 文藝研究. 2007(09)
[2]從“語言說我”到“我說語言”——韓東、于堅的詩歌作品的另一種解讀[J]. 趙林. 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2)
[3]愛情或靈魂末路——評韓東長篇小說《我和你》[J]. 海力洪. 南方文壇. 2006(03)
[4]論韓東的情愛敘事[J]. 王長才. 開封大學學報. 2006(01)
[5]韓東詩歌藝術特色探討(上)[J]. 但家祥. 六盤水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 2006(01)
[6]一種新的寫作方式:于堅韓東詩中的積極因素[J]. 朱云.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06(01)
[7]在話語的反叛與突圍中斷裂——韓東詩歌行為的回顧性考察[J]. 劉繼林. 學術探索. 2005(05)
[8]悖論中的《扎根》和《扎根》中的悖論[J]. 李遇春. 小說評論. 2005(04)
[9]"交叉跑動"的經(jīng)驗——析韓東小說中詩歌作品的功能[J]. 李建立. 理論與創(chuàng)作. 2004(06)
[10]個人化視域中的日常敘事——評韓東長篇小說《扎根》[J]. 王春林. 當代作家評論. 2004(04)
本文編號:30431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3043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