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期文柄旁落下的文壇變局
發(fā)布時間:2021-02-06 05:24
明前期所謂"文柄"有特定的含義,是指體現(xiàn)皇權意志的文學話語權力。文柄處在文學與政制的邊界,連接著多重事項和多方勢力;因而具有特定的文學間性,是策動文壇變局的受力面,且每一項變局的受力面,都在文柄旁落之間性上。就明前期政制與文學關系而言,洪武朝文柄為皇帝朱元璋操控,永宣年間文柄轉入館閣重臣楊士奇手中,成弘年間移交李東陽所領導的館閣翰苑。因文柄為政治上層所掌握,文壇格局總體呈向心態(tài)勢。然正德朝以后,文柄開始旁落,先由館閣翰苑移置科曹郎署,再由中央廟堂散落省郡藩府,文學話語權力分化,文壇格局發(fā)生劇變,其向心態(tài)勢逐漸逆轉而走向離散,文風也由籠蓋朝野流為多樣并存。
【文章來源】: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6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5 頁
【文章目錄】:
一、話語權力由館閣翰苑移置科曹郎署
(一)皇帝暗弱荒亡,不能執(zhí)掌文柄
(二)宰輔不與協(xié)作,無力代行文柄
(三)館閣聲氣不振,難以領導風雅
二、文學重心由中央廟堂散落省郡藩府
(一)省郡之次重心
(二)藩府之次重心
三、文人圈屬由塔式向心趨于各成群派
四、創(chuàng)作風尚由籠蓋朝野流為多樣并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明初臺閣體的生成及泛衍[J]. 饒龍隼. 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01)
[2]李何論衡[J]. 饒龍隼. 文學評論. 2007(03)
本文編號:3020227
【文章來源】: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6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5 頁
【文章目錄】:
一、話語權力由館閣翰苑移置科曹郎署
(一)皇帝暗弱荒亡,不能執(zhí)掌文柄
(二)宰輔不與協(xié)作,無力代行文柄
(三)館閣聲氣不振,難以領導風雅
二、文學重心由中央廟堂散落省郡藩府
(一)省郡之次重心
(二)藩府之次重心
三、文人圈屬由塔式向心趨于各成群派
四、創(chuàng)作風尚由籠蓋朝野流為多樣并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明初臺閣體的生成及泛衍[J]. 饒龍隼. 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01)
[2]李何論衡[J]. 饒龍隼. 文學評論. 2007(03)
本文編號:30202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3020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