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假純真—從李贄生平看其崇尚自然的文藝美學觀
發(fā)布時間:2021-02-03 06:28
李贄(1527-1602),原名載贄,字宏甫,號卓吾,晚明杰出思想家、文學家、史學家。李贄倡導個性自由,崇尚思想解放和多元信仰,“不以孔子是非為是非”。他的獨創(chuàng)精神影響深遠。其人好強喜辨,多與人迕,其心則孤獨落寞,矛盾交織:棄官、出家、不歸故里,超脫寧靜的佛禪自由是其常縈于胸的美妙理想,做官、著史、批假道學,不能忘俗的儒者機心又是其彌漫一生的宿命。筆者認為要對李贄這個所謂時代“異端”人物及他的思想對文藝的影響做出較為合理的詮釋,應該盡可能從其整個人生角度出發(fā),在繼承前人學術成果的基礎上,將其人生與哲學思想、文藝思想連接起來。以往的學術成果,對于李贄人生思想和哲學思想關系方面的專門研究稍顯薄弱。言自心出,筆者認為李贄文藝美學思想的精神取向與生命美學思想是相一致的,是其內(nèi)心強烈沖突的外在反映,倡導“自然之真”是李贄生命的基本內(nèi)核和人生歸宿。本文結(jié)構(gòu)分三個部分,分別探討持真心的自然觀,做真人的狂狷人生觀,和寫真文的情性文學觀。由童心而真心,由真心而真人,由真人而真文,是貫穿李贄的一條主線。本文試圖通過剖析他一生思想活動的脈絡以及隱藏在言行背后的個人所處的社會、家世影響,揭示“真”在李贄生命思...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提要
引言
一、自然之真心——李贄貴“真”的求道人學
(一) 人道即天道
(二) 真心即童心
(三) 童心的內(nèi)涵
二、自然之真人——李贄揚“真”的狂狷人生
(一) 狂狷為真
(二) 狂狷人生
(三) 表禪實儒
三、自然之真文——李贄求“真”的情性文學
(一) 自然文藝觀——“自然之為美”
(二) 經(jīng)世致用——“文與道豈二事乎”
(三) 文如其人——“未有其人不能卓立而文章能垂不朽者”
結(jié)語
注釋
參考文獻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李贄:晚明文化的裂變——評“童心說”與“適己論”[J]. 張中全. 船山學刊. 2005(04)
[2]李贄“人文主義”人性論評析——兼與西歐人文主義思想比較[J]. 孟廣林. 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5)
[3]從“童心說”看李贄的美學思想[J]. 唐麗娟.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0(04)
[4]論李贄“童心說”“私心說”與禪宗佛性論之異同[J]. 胡遂. 船山學刊. 1999(02)
[5]李贄的人生軌跡[J]. 喬長路,喬虹. 中國哲學史. 1999(01)
[6]論李贄“童心說”在其文藝思想中的作用與意義[J]. 樸鐘學. 中國文學研究. 1998(03)
[7]李贄自然人性論美學初探[J]. 楊金洲. 中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4(03)
[8]李贄棄官與出家新探[J]. 林其泉.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1994(02)
[9]論李贄的“以自然之為美”[J]. 蔡鍾翔.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1994(02)
碩士論文
[1]真心 真性 真文——論李贄之“真”的心學淵源及文論[D]. 楊梅.四川大學 2005
[2]李贄人生簡論[D]. 高峰.湖南大學 2002
[3]“自然人性論”基礎上的文學觀[D]. 盧永和.湖南師范大學 2002
本文編號:3016053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提要
引言
一、自然之真心——李贄貴“真”的求道人學
(一) 人道即天道
(二) 真心即童心
(三) 童心的內(nèi)涵
二、自然之真人——李贄揚“真”的狂狷人生
(一) 狂狷為真
(二) 狂狷人生
(三) 表禪實儒
三、自然之真文——李贄求“真”的情性文學
(一) 自然文藝觀——“自然之為美”
(二) 經(jīng)世致用——“文與道豈二事乎”
(三) 文如其人——“未有其人不能卓立而文章能垂不朽者”
結(jié)語
注釋
參考文獻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李贄:晚明文化的裂變——評“童心說”與“適己論”[J]. 張中全. 船山學刊. 2005(04)
[2]李贄“人文主義”人性論評析——兼與西歐人文主義思想比較[J]. 孟廣林. 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5)
[3]從“童心說”看李贄的美學思想[J]. 唐麗娟.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0(04)
[4]論李贄“童心說”“私心說”與禪宗佛性論之異同[J]. 胡遂. 船山學刊. 1999(02)
[5]李贄的人生軌跡[J]. 喬長路,喬虹. 中國哲學史. 1999(01)
[6]論李贄“童心說”在其文藝思想中的作用與意義[J]. 樸鐘學. 中國文學研究. 1998(03)
[7]李贄自然人性論美學初探[J]. 楊金洲. 中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4(03)
[8]李贄棄官與出家新探[J]. 林其泉.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1994(02)
[9]論李贄的“以自然之為美”[J]. 蔡鍾翔.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1994(02)
碩士論文
[1]真心 真性 真文——論李贄之“真”的心學淵源及文論[D]. 楊梅.四川大學 2005
[2]李贄人生簡論[D]. 高峰.湖南大學 2002
[3]“自然人性論”基礎上的文學觀[D]. 盧永和.湖南師范大學 2002
本文編號:30160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3016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