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精神家園 ——歐陽修“潁州情結”探論
發(fā)布時間:2021-02-01 00:26
談到歐陽修在外任地的創(chuàng)作活動,人們往往只注意到夷陵、滁州。實際上,歐陽修與潁州的關系更為深刻。他中年自請來潁州為守后,便把潁州定為自己的終老之地。離開潁州后,他寫下了諸多思念潁州表達自己歸潁愿望的詩作,晚年終于致仕歸潁。我們把歐陽修對潁州的情感稱為“潁州情結”。本文以此為切入點,主要通過歐陽修的潁州詩作探析他情感生活的一個側面——對精神家園的追尋。第一章為緒論部分,介紹了歐陽修與潁州的情況以及本課題的研究現(xiàn)狀。第二章重新考辨了歐陽修初至潁州的時間及潁州詩作。歐陽修潁州情結主要是凝聚于思潁詩中,第三章先論述思潁詩的面貌以及前后期思潁詩內(nèi)在情感的差異,并分析歐陽修系情之處——潁州的魅力。第四章進一步從思潁詩所圍繞的兩極——對潁州的思念和對現(xiàn)實人生的失落展開,探討歐陽修“潁州情結”的深層意蘊。前者通過思潁與思隱、思鄉(xiāng)情感的比較分析,揭示歐陽修潁州情結中所蘊含的對寧靜淡泊、穩(wěn)定自由的精神家園的尋找。接著分析促使他這種尋找的人生悲情。第五章則從歸潁詩探析詩人晚年心態(tài),歐陽修對個體人生意義的追尋在致仕后依然執(zhí)著。最后即第六章論述歐陽修對潁州產(chǎn)生的影響,主要是促進了當?shù)匚膶W活動的活躍,提高了潁州的聲...
【文章來源】:福建師范大學福建省
【文章頁數(shù)】: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緒論
1.1 歐陽修結緣潁州
1.2 “歐陽修與潁州”研究述評
1.3 本課題研究的意義
第2章 歐陽修初至潁州時間及潁州詩作考
2.1 歐陽修初至潁州時間考辨
2.2 歐陽修潁州詩作考
第3章 思念潁州——歐陽修“潁州情結”的外化
3.1 思潁詩——歐陽修潁州情結的凝聚
3.2 潁州的魅力——歐陽修系情之處
第4章 尋找精神家園—歐陽修“潁州情結”的深層意蘊
4.1 思潁與思隱
4.2 思潁與思家
4.3 歐陽修的人生悲情
第5章 執(zhí)著的追尋——歐陽修晚年居潁心態(tài)
5.1 從歸潁詩看歐陽修致仕退居的晚年心態(tài)
5.2 心靈的平靜與“不朽”的追求
第6章 歐陽修澤被潁州
6.1 歐陽修對潁州當?shù)匚幕挠绊?br> 6.2 歐陽修“潁州情結”對蘇軾的影響
結論
附錄:王秋生《歐陽修蘇軾潁州詩詞詳注輯評》誤收的歐陽修潁州詩作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承擔的科研任務與主要成果
致謝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歐陽修致仕卒葬未歸江西芻議[J]. 洪本健. 湖州師范學院學報. 2001(04)
[2]歐陽修潁州聚星堂燕集賦詩考述[J]. 韓酉山. 江淮論壇. 1999(04)
[3]歐陽修詩歌創(chuàng)作階段論[J]. 嚴杰. 文學遺產(chǎn). 1998(04)
[4]論歐陽修守滁時的詩文[J]. 金啟華,譚慶龍. 鹽城師專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1997(02)
[5]歐陽修與佛老[J]. 嚴杰. 學術月刊. 1997(02)
[6]北宋詩文革新的曲折歷程[J]. 葛曉音. 中國社會科學. 1989(02)
[7]論歐陽修詩[J]. 胡守仁. 江西師范大學學報. 1985(01)
[8]對施培毅《歐陽修詩選》注釋的意見[J]. 胡守仁. 江西社會科學. 1983(03)
[9]歐陽修的“穎州詩詞”[J]. 施培毅. 江淮論壇. 1980(05)
[10]論歐陽修[J]. 郭預衡.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 1980(03)
碩士論文
[1]論歐陽修的人生哲學[D]. 彭傳華.南昌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011847
【文章來源】:福建師范大學福建省
【文章頁數(shù)】: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緒論
1.1 歐陽修結緣潁州
1.2 “歐陽修與潁州”研究述評
1.3 本課題研究的意義
第2章 歐陽修初至潁州時間及潁州詩作考
2.1 歐陽修初至潁州時間考辨
2.2 歐陽修潁州詩作考
第3章 思念潁州——歐陽修“潁州情結”的外化
3.1 思潁詩——歐陽修潁州情結的凝聚
3.2 潁州的魅力——歐陽修系情之處
第4章 尋找精神家園—歐陽修“潁州情結”的深層意蘊
4.1 思潁與思隱
4.2 思潁與思家
4.3 歐陽修的人生悲情
第5章 執(zhí)著的追尋——歐陽修晚年居潁心態(tài)
5.1 從歸潁詩看歐陽修致仕退居的晚年心態(tài)
5.2 心靈的平靜與“不朽”的追求
第6章 歐陽修澤被潁州
6.1 歐陽修對潁州當?shù)匚幕挠绊?br> 6.2 歐陽修“潁州情結”對蘇軾的影響
結論
附錄:王秋生《歐陽修蘇軾潁州詩詞詳注輯評》誤收的歐陽修潁州詩作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承擔的科研任務與主要成果
致謝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歐陽修致仕卒葬未歸江西芻議[J]. 洪本健. 湖州師范學院學報. 2001(04)
[2]歐陽修潁州聚星堂燕集賦詩考述[J]. 韓酉山. 江淮論壇. 1999(04)
[3]歐陽修詩歌創(chuàng)作階段論[J]. 嚴杰. 文學遺產(chǎn). 1998(04)
[4]論歐陽修守滁時的詩文[J]. 金啟華,譚慶龍. 鹽城師專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1997(02)
[5]歐陽修與佛老[J]. 嚴杰. 學術月刊. 1997(02)
[6]北宋詩文革新的曲折歷程[J]. 葛曉音. 中國社會科學. 1989(02)
[7]論歐陽修詩[J]. 胡守仁. 江西師范大學學報. 1985(01)
[8]對施培毅《歐陽修詩選》注釋的意見[J]. 胡守仁. 江西社會科學. 1983(03)
[9]歐陽修的“穎州詩詞”[J]. 施培毅. 江淮論壇. 1980(05)
[10]論歐陽修[J]. 郭預衡.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 1980(03)
碩士論文
[1]論歐陽修的人生哲學[D]. 彭傳華.南昌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0118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3011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