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韓愈文學思想中的生命意識
發(fā)布時間:2020-12-23 21:45
韓愈作為中唐最富有獨創(chuàng)性的文人之一,在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和批評中蘊涵了富有鮮明生命意識的文學思想。本文從韓愈的文論中選取了三個主要命題,結合他的創(chuàng)作實踐,就其文學思想的生命意識作一粗淺的考察。全文共分三部分: 1.“文以明道”。韓愈的“道”指的是儒家之道。韓愈認為,在思想領域內,振興中唐社會的唯一途徑就是復興儒家學說。韓愈在坎坷的仕宦旅途中無法實現(xiàn)自己救亡圖存的報國之志,于是轉而走向文學創(chuàng)作,希望能以形式上最為自由的古文和古詩作為載體,宣揚儒道,實現(xiàn)復興國家的理想。“道”的現(xiàn)實性、情感性和崇高性的特點使韓愈的創(chuàng)作具有充實的思想內容和感人的藝術力量。同時,“道”作為抽象的教條對韓愈的文章也產生了一些負面的影響,這是韓愈社會生命價值和個體生命價值的沖突在文中的表現(xiàn)。 2.“不平則鳴”。韓愈主要受到司馬遷“發(fā)憤著書”說的影響,強調生命個體的情感在創(chuàng)作中的動力作用和本質特征。從感性生命第一性出發(fā),韓愈在詩歌創(chuàng)作審美風格上尚“奇”,并采取以文為詩的手法,進一步拓寬了詩歌的審美形態(tài)。韓愈深刻地認識到,人的個體生命需要精心地維護,詩文對人的個體生命也具有超脫和維護作用。韓愈將詩文的這種抒情審美...
【文章來源】:新疆師范大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2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文以明道”
1.1 “文以明道”
1.2 道的載體:古文、古詩
2 “不平則鳴”
2.1 “不平則鳴”
2.2 詩歌創(chuàng)作“奇”
2.3 “以文為詩”
2.4 “舒憂娛悲”和“以文為戲”
3 “氣盛言宜”
3.1 “心醇而氣和”
3.2 “奮發(fā)乎文章”
3.3 “惟陳言之務去”
3.4 “閎中肆外”
注釋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美學是什么?[J]. 周憲. 科學中國人. 2004(01)
本文編號:2934410
【文章來源】:新疆師范大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2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文以明道”
1.1 “文以明道”
1.2 道的載體:古文、古詩
2 “不平則鳴”
2.1 “不平則鳴”
2.2 詩歌創(chuàng)作“奇”
2.3 “以文為詩”
2.4 “舒憂娛悲”和“以文為戲”
3 “氣盛言宜”
3.1 “心醇而氣和”
3.2 “奮發(fā)乎文章”
3.3 “惟陳言之務去”
3.4 “閎中肆外”
注釋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美學是什么?[J]. 周憲. 科學中國人. 2004(01)
本文編號:29344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934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