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學到電影的互文與解構敘事——《蝴蝶君》跨文化的改編解讀
發(fā)布時間:2020-12-20 02:35
1904年,普契尼由約翰·盧瑟朗所著小說而創(chuàng)作的歌劇《蝴蝶夫人》講述了一個失敗的異族婚姻關系的故事,為西方世界對于東方女性的幻想提供了模式化的圖版;1986年,黃哲倫的戲劇《蝴蝶君》依據一則真實事件對歌劇進行了大膽的創(chuàng)作、重新解構并進行了顛覆性的演繹;1993年,導演大衛(wèi)·柯南伯格對話劇《蝴蝶君》進行了改編以及拍攝,影片塑造了不同于前兩種文本的結構與視點,加以影視獨有的角度表達。在從文學到影視的互文的系列作品中,跨界改編與跨文化改編相交織,為我們研究不同形式的藝術特征的相互借鑒提供了模版。
【文章來源】:名作欣賞. 2020年26期
【文章頁數】:2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互文的間隙——《蝴蝶君》的跨文化倫理學[J]. 吳瓊. 文藝研究. 2012(08)
本文編號:2927044
【文章來源】:名作欣賞. 2020年26期
【文章頁數】:2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互文的間隙——《蝴蝶君》的跨文化倫理學[J]. 吳瓊. 文藝研究. 2012(08)
本文編號:29270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927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