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文藝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16 07:46
瞿秋白文藝思想的發(fā)展歷程,大致經歷了從五四前后的孕育、萌芽到旅俄期間及回國后的形成、發(fā)展和1931年重返文學園地后的成熟、定型等幾個階段,其內蘊十分豐富,核心要素主要包括文藝社會學方法論、階級論的本質屬性、大眾化的價值取向、言文一致的創(chuàng)作語言和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等幾方面。瞿秋白文藝思想特色鮮明,主要表現(xiàn)為開創(chuàng)性、階級性和實踐性等基本特征。他率先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和觀點較為系統(tǒng)地去認識和解釋文藝問題,并初步構建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體系,開創(chuàng)了中國文藝思想史的新時代,歷史地推動了中國現(xiàn)代文藝學的建構與文學事業(yè)的發(fā)展,為毛澤東文藝思想的形成作出重大歷史貢獻。同時,瞿秋白文藝思想也存在明顯的歷史缺陷與理論失誤。深入研究瞿秋白文藝思想,對于建構當代形態(tài)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體系和當前文藝創(chuàng)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示意義。
【學位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8
【中圖分類】:I206.6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瞿秋白文藝思想的發(fā)生與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孕育、萌芽階段
第二節(jié) 形成、發(fā)展階段
第三節(jié) 成熟、定型階段
第二章 瞿秋白文藝思想的核心要素
第一節(jié) 文藝社會學方法論
第二節(jié) 階級論的本質屬性
第三節(jié) 大眾化的價值取向
第四節(jié) 言文一致的創(chuàng)作語言
第五節(jié) 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
第三章 瞿秋白文藝思想的特征與歷史地位
第一節(jié) 基本特征概括
1. 敢為天下先的開創(chuàng)性
2. 帶有鮮明政治訴求的階級性
3. 著眼中國文藝現(xiàn)狀的實踐性
第二節(jié) 歷史地位與作用
1. 中國現(xiàn)代文藝學建構視野下的瞿秋白文藝思想
2. 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
3. 中國革命文藝理論的主要奠基人
4. 為毛澤東文藝思想形成提供了準備
第四章 瞿秋白文藝思想的不足及當代啟示意義
第一節(jié) 理論缺陷與失誤
1. “階級”語義的泛化
2. “政治”決定論
3. “左”的色彩
第二節(jié) 當代啟示意義
1. 走出“政治化”、“工具論”的誤區(qū)
2. 要兼顧“社會性”和“個性化”
3. 倡導“大眾化”,反對“低俗化”
4. 努力構建當代形態(tài)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體系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引證文獻】
本文編號:2842972
【學位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8
【中圖分類】:I206.6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瞿秋白文藝思想的發(fā)生與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孕育、萌芽階段
第二節(jié) 形成、發(fā)展階段
第三節(jié) 成熟、定型階段
第二章 瞿秋白文藝思想的核心要素
第一節(jié) 文藝社會學方法論
第二節(jié) 階級論的本質屬性
第三節(jié) 大眾化的價值取向
第四節(jié) 言文一致的創(chuàng)作語言
第五節(jié) 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
第三章 瞿秋白文藝思想的特征與歷史地位
第一節(jié) 基本特征概括
1. 敢為天下先的開創(chuàng)性
2. 帶有鮮明政治訴求的階級性
3. 著眼中國文藝現(xiàn)狀的實踐性
第二節(jié) 歷史地位與作用
1. 中國現(xiàn)代文藝學建構視野下的瞿秋白文藝思想
2. 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
3. 中國革命文藝理論的主要奠基人
4. 為毛澤東文藝思想形成提供了準備
第四章 瞿秋白文藝思想的不足及當代啟示意義
第一節(jié) 理論缺陷與失誤
1. “階級”語義的泛化
2. “政治”決定論
3. “左”的色彩
第二節(jié) 當代啟示意義
1. 走出“政治化”、“工具論”的誤區(qū)
2. 要兼顧“社會性”和“個性化”
3. 倡導“大眾化”,反對“低俗化”
4. 努力構建當代形態(tài)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體系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魏薇;現(xiàn)代性的兩維—瞿秋白、李長之文學批評合論[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2 江姍;蔡儀文藝思想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3 張艷霞;瞿秋白文藝大眾化思想辨析[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4 郭靈穎;瞿秋白的文化領導權思想及其當代價值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8429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842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