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文化與九歌
發(fā)布時間:2020-05-17 21:52
【摘要】: 通觀歷代的《九歌》研究,文化背景研究一直是研究中的重點!毒鸥琛藩毺氐乃囆g形式和神奇浪漫的詩風被歷代的研究者所稱道,其中關于《九歌》與楚地特有的巫文化的揭示更成為《九歌》研究的核心所在。 本文在充分吸納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之上,承認《九歌》與楚文化有著不可割舍的關系,但同時,作為一種北來的文化因子,楚文化的形成也離不開江漢地區(qū)固有的土著文化對它的滋養(yǎng)。本文即是試圖進一步探尋形成楚文化獨特風貌的原因及其與當?shù)赝林幕臀幕年P系。巴文化崇巫好樂、輕靈狂放的特質(zhì)迥異于中原文化的敦厚大氣、混沌質(zhì)樸,必然會對新興的楚文化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和沖擊,這種影響和沖擊進一步輻射蔓延,進而影響屈原乃至《九歌》的創(chuàng)作。 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本文首先對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巴、楚文化分別進行了梳理,理清其民族源流和文化內(nèi)涵,并進一步對《九歌》中的具體篇目進行鑒賞解讀,采用內(nèi)外證相結合的方法,結合文本與考古材料、田間考查和民俗調(diào)查等進行論證,同時也努力利用人類文化學的觀點進行比較分析。認為《九歌》不論從外在的文化土壤、還是從內(nèi)在的情感傾向、意象選擇和審美取向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巴文化的影響。巴文化確為《九歌》這枝古代文學的奇葩提供了豐厚的土壤。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I206.2
本文編號:2669239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I206.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潘嘯龍;;《九歌》六論[J];安徽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04期
2 趙逵夫;;《九歌·山鬼》的傳說本事與文化蘊蓄[J];北京社會科學;1993年02期
3 潘嘯龍;陳玉潔;;《九歌》性質(zhì)研究辨析[J];長江學術;2006年04期
4 張應斌;清江鹽神與巫山神女[J];東南文化;1993年01期
5 向柏松;巴人竹枝詞的起源與文化生態(tài)[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6 段渝;先秦巴文化與巴楚文化的形成[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7 孫作云;九歌山鬼考[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36年04期
8 張文;;巴蜀符號瑣談[J];四川文物;1992年02期
9 高亨;;周代“大武”樂的考釋[J];山東大學學報;1955年02期
10 傅如一;張琴;;民歌“竹枝”溯源——竹枝詞新論之一[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趙玲;巴人音樂文化之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6692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669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