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文與明清古文和詩歌
【學位授予單位】:揚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I206.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齊輝;;重拾詩歌的心情(組詩)[J];詩歌月刊;2011年08期
2 廖淮光;;廖淮光詩歌[J];詩選刊;2011年08期
3 湯養(yǎng)宗;;詩歌寫字條[J];紅巖;2011年04期
4 吳靜男;;誰打敗了詩歌[J];科學與文化;2011年07期
5 李皓;;詩人越來越少,畫家越來越多[J];鴨綠江(上半月版);2011年07期
6 余笑忠;;詩允許一切[J];紅巖;2011年04期
7 ;中國·星星詩歌講習所招收詩歌研修學員啟事[J];星星詩刊;2011年06期
8 微克;;微克的詩歌[J];散文詩;2011年Z2期
9 汪秀枝;;八股文芻議[J];蘭臺世界;2011年16期
10 白瑪娜珍;;金汁(外一首)[J];星星詩刊;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龍揚志;;城與人的繁復圖景——以邰筐詩歌的“臨沂敘事”為中心[A];邰筐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劉玉梅;;詩歌語篇的認知語法分析——以 William Blake 的“London”為例[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3 張立群;;垂落的姿態(tài)及其延展的過程——關于李輕松詩歌幾種關鍵詞的解讀及其他[A];李輕松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郭秀艷;魏知超;郭曉蓉;葛曉菁;;詩歌內隱學習的實驗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5 董務剛;;試論托馬斯·哈代詩歌的藝術成就[A];終結與起點——新世紀外國文學研究[C];2002年
6 許更生;;鄭樵詩歌與其人生觀淺探[A];莆仙文化研究——首屆莆仙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7 王子淳;;現(xiàn)代化早期實踐者的心聲——讀劉鶚《登太原西城》[A];山東近代文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8 王子淳;;現(xiàn)代化早期實踐者的心聲——讀劉鶚《登太原西城》[A];中國近代文學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翻譯文學與中國文學近代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劉潔岷;;面對災難或重大社會問題,詩歌何在? 詩人何為?[A];詩歌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10 陳亮;;在曖昧的臨沂——邰筐詩歌散論[A];邰筐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若谷;網絡的詩歌復興[N];中國文化報;2005年
2 桑丹;阿哥,你何須說[N];甘孜日報(漢文);2005年
3 邰子桐;詩歌,,擁抱春天[N];吉林日報;2005年
4 張洪波;在生活的細微處發(fā)現(xiàn)詩歌[N];吉林日報;2005年
5 言秋;“葛式新聞”讓八股文都汗顏[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9年
6 鐘舒民;“有求必應”網站:“八股文”靠譜嗎[N];文匯報;2011年
7 南方日報記者 張勝波;畢業(yè)季校長演講拋棄“八股文”[N];南方日報;2011年
8 湖南大學岳麓書院國學研究基地 美國Dartmouth College 邢文;“八股文”濫觴于戰(zhàn)國[N];光明日報;2010年
9 海粼;詩歌的深層覺醒[N];內蒙古日報(漢);2005年
10 ;我們的孩子還需要讀詩嗎?[N];中華讀書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建新;艾米莉·狄金森詩歌:文體的言說[D];河南大學;2004年
2 譚雯;日本詩話及其對中國詩話的繼承與發(fā)展[D];復旦大學;2005年
3 曾思藝;丘特切夫詩歌美學[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4 王大恒;江淹文學創(chuàng)作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5 高明揚;科舉八股文專題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6 武漢強;《古文觀止》選評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7 張廣奎;人民詩人卡爾·桑伯格[D];中山大學;2005年
8 何永波;李齊賢漢詩創(chuàng)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9 劉飛濱;漢—唐游俠詩發(fā)展史綱[D];陜西師范大學;2004年
10 孫老虎;陳三立詩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曉云;林大欽詩文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2 趙永強;八股文與明清古文和詩歌[D];揚州大學;2005年
3 張智義;闡釋與再闡釋[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4 嚴小玲;中國古代論詩詩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5 宋紅梅;太陽原型意象的歷史嬗變[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唐愛霞;論溫庭筠的人生悲劇與詩歌美學風貌[D];廣西師范大學;2005年
7 朱晨;蘇曼殊與英國浪漫主義[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8 李汲;論愛倫·坡詩歌中的奇幻情結[D];黑龍江大學;2006年
9 葉治;杜甫詩歌敘事視角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10 柳向陽;論羅伯特·潘·沃倫動物詩歌的生命意識[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6339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633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