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史研究的一部新力作——《中國英詩漢譯史論——1937年以前部分》評介
[Abstract]:Regular 1. In recent years, domestic scholars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Relevant representative achievements include: Ma Zuyi's A brief History of Chinese Translation (1984) and A General History of Chinese Translation (2006), Sun Zhili's < 1949-1966: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of Anglo-American Literature in China (1996), Fang's < A History of Chinese Translation in the 20th Century (2005), Wang Ke's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Culture (1997), Li Wei's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Translation (2005), Li Ya-shu, Li Nan-qiu 's
【作者單位】: 湖南師范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
【分類號】:H315.9;I046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秋生;郭瑞;;1949年前的哈代詩歌翻譯史[J];安徽文學(xué)(下半月);2009年09期
2 胡志國;;學(xué)者眼光與譯家技藝的交匯——論趙毅衡的詩歌翻譯[J];當(dāng)代文壇;2011年04期
3 孫會軍;鄭慶珠;;新時期英美文學(xué)在中國大陸的翻譯(1976—2008)[J];解放軍外國語學(xué)院學(xué)報;2010年02期
4 伊明·阿布拉;;維漢文學(xué)翻譯60年成就、特點與展望[J];民族翻譯;2010年02期
5 陳亞敏;;淺析《圣經(jīng)》翻譯及其對世界文化的影響[J];作家;2010年16期
6 黃忠廉,張平,施躍進;冰心與翻譯[J];福建外語;2001年02期
7 許崇信;;歷史·文化·翻譯——魯迅翻譯理論的歷史意義[J];福建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1984年04期
8 吳建明;鄭振鐸與翻譯[J];龍巖師專學(xué)報;2001年02期
9 耿強;;一幅中國外國文學(xué)翻譯史的全景圖——評查明建、謝天振合著的《中國20世紀(jì)外國文學(xué)翻譯史》[J];中國翻譯;2007年04期
10 張政;張衛(wèi)晴;;近代翻譯文學(xué)之始——蠡勺居士及其《昕夕閑談》[J];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2007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朱寶鋒;;辜鴻銘的讀者意識淺析——以辜氏《論語》英譯為例[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賈文浩;;文學(xué)翻譯中的一個特殊現(xiàn)象——林語堂散文自譯和古文小品英譯對文學(xué)翻譯的啟示[A];國際交流學(xué)院科研論文集(第三期)[C];1996年
3 吳慧堅;;翻譯的價值:原作生命旅程的新開展——從本雅明的翻譯觀看莎士比亞作品漢譯[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李玉良;;阿瑟·韋利《詩經(jīng)》翻譯中的人類學(xué)探索與失誤[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李景端;文學(xué)翻譯史的一座里程碑[N];中華讀書報;2008年
2 許鈞;譯作:原作生命的拓展與延伸[N];中華讀書報;200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9條
1 孫立春;中國的日本近現(xiàn)代小說翻譯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xué);2008年
2 李穎;芬蘭的中國文化翻譯研究[D];北京外國語大學(xué);2013年
3 楊全紅;錢鍾書翻譯思想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07年
4 何紹斌;越界與想象[D];復(fù)旦大學(xué);2006年
5 溫年芳;系統(tǒng)中的戲劇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12年
6 楊麗華;林紓翻譯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12年
7 林元彪;文章學(xué)視野下的林紓翻譯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12年
8 趙璧;博弈論視角下的重譯者策略空間[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12年
9 羅丹;翻譯中的交互主體性研究[D];南開大學(xué);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畢曉燕;近代文獻翻譯史上的“伍譯”[D];復(fù)旦大學(xué);2010年
2 張偉卓;多元系統(tǒng)理論視角下的中國近代文學(xué)翻譯史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xué);2010年
3 苗林;1864-1966:中國英美詩歌翻譯百年回顧[D];武漢理工大學(xué);2003年
4 顧憶青;翻譯史視野中的報紙副刊[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13年
5 徐芳;惠特曼《草葉集》在中國的翻譯與接受[D];四川大學(xué);2007年
6 江倩;培根《談讀書》兩譯本之文體學(xué)分析[D];天津師范大學(xué);2008年
7 王玉豐;[D];浙江大學(xué);2004年
8 秀日多;漢藏文學(xué)翻譯的藝術(shù)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xué);2009年
9 王川;由《京華煙云》談影響可譯性的文化機制[D];中國石油大學(xué);2007年
10 張玲;從順應(yīng)理論看林紓譯作《塊肉余生述》[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09年
,本文編號:24097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409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