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作品中的模糊及翻譯
[Abstract]:Literary works, as a text to convey aesthetic images and artistic enjoyment to readers, need vague means.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translators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foreign differences" between contexts and cultures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that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process of literary transmission from a macro point of view: reader expectation and aesthetic vision.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emonstrates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literary vagueness.
【作者單位】: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外國語學院;
【分類號】:I046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健;試論模糊語義的特征[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6期
2 李萍,鄭樹棠;中英模糊限制語語用功能探究[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3 王永忠,潘安;漢語成語中數(shù)字模糊性的理解及其行文翻譯[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4 陳剛;及物性對等與漢詩英譯[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5 駱樂;英語模糊語言漢譯手法淺析[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6 黃萍;;試析立法語言的模糊現(xiàn)象[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6年08期
7 高慶獅;Zadeh模糊集合理論的缺陷及其改進:C*-模糊集合理論[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5年05期
8 王希杰;二十世紀漢語辭格研究[J];畢節(ji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1期
9 章禮霞;周俊瑤;;對社會科學定量型研究中社會評價性研究結(jié)果準確性的思考[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10 周樹江;;論模糊語言本質(zhì)及其語用效果[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亞欣;語用含糊——漢語言語交際中的策略[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2年
2 姜玲;英漢隱喻句對比研究英漢隱喻句對比研究[D];河南大學;2003年
3 劉佐艷;語義的模糊性與民族文化[D];黑龍江大學;2003年
4 鄭逢斌;關(guān)于計算機理解自然查詢語言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4年
5 解海江;漢語編碼度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6 蘇祖梅;俄語反義詞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7 吳崢嶸;《左傳》索取、給予、接受義類詞匯系統(tǒng)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8 趙巍;譯學辭典的原型及評價系統(tǒng)[D];山東大學;2006年
9 曾建彬;下義關(guān)系的認知語義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10 陳愛釵;近現(xiàn)代閩籍翻譯家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蕾;模糊語言及其翻譯[D];廣西大學;2001年
2 劉珍;英語科技文章中模糊限制語的中介語視角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3 尹平;廣告英語的模糊性[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1年
4 楊毓雋;模糊限制語的語用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5 Xiao Liangrong;[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2年
6 李勤習;語言教學的模糊性原則及其在第二語言課堂應(yīng)用[D];遼寧師范大學;2002年
7 張愛珍;語義模糊的認知分析[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8 劉英瑞;數(shù)詞的模糊性[D];河北師范大學;2002年
9 郝會麗;論新聞?wù)Z體[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陳敏;[D];電子科技大學;200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陳艷艷;;文學模糊語言的翻譯及譯者的地位[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2 趙彥春;語言模糊性與翻譯的模糊對等[J];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3 蔣成校;劉洪泉;;翻譯學中的語言模糊性[J];文教資料;2006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段煉;;視覺敘事的結(jié)構(gòu)與話語[J];美術(shù)觀察;2011年08期
2 張尕;;延展生命[J];當代藝術(shù)與投資;2011年09期
3 王春辰;;當代藝術(shù)及其不滿:進入朗西埃的異見中[J];畫刊;2011年07期
4 許鐵漢;戴玉竹;;視覺圖像在文學文體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年03期
5 梁穎;;都云作者癡,誰解癡中味——《紅樓夢》“癡”字在霍譯本和楊譯本中的再現(xiàn)[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1年08期
6 須利華;解超群;;中英異形詩對比分析[J];宜賓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7 伍曉蓉;;文學翻譯中的美學[J];飛天;2011年12期
8 蘭香香;黃遠鵬;;從求婚片段比較《傲慢與偏見》的兩個中文譯本[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9 肖政艷;;論龐德的創(chuàng)意翻譯思想——以《華夏集》為例[J];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1年06期
10 ;2.24億 江蘇萬達國際再現(xiàn)單品成交傳奇——明宣德青花海水白龍紋扁瓶榮登2011春拍瓷器單品成交價之首[J];收藏;2011年07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李明;;得意豈能忘形——從《傲慢與偏見》的兩種譯文看文學翻譯中主位-信息結(jié)構(gòu)之再現(xiàn)[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金兵;文學翻譯中原作陌生化手法的再現(xiàn)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石慶明;從模糊美學視角看漢語語言美感在《紅樓夢》翻譯中的再現(xiàn)[D];中南大學;2006年
2 額爾登塔娜;從“再現(xiàn)”到“表現(xiàn)”[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8年
3 趙崇璧;論重復的詩學功能[D];西南大學;2009年
4 孫靜婧;漢詩英譯外在美再現(xiàn)的中庸之道[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5 王秋實;戴乃迭英譯《邊城》中原作風格的再現(xiàn)[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6 陳安慧;文學翻譯中陌生化手法的再現(xiàn)[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7 葉秀蓉;俳句的漢譯與詩境的再現(xiàn)[D];廈門大學;2009年
8 崔紅文;理性與信仰視域下的中西藝術(shù)精神[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9 馮雪靜;三個老上海:海派代表作家與西方作家小說中的老上海形象解讀[D];蘭州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3083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308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