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翻譯家沈性仁與《遺扇記》中的性別意識——“五四”時期《溫德米爾夫人的扇子》漢譯比較研究
[Abstract]:As an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of the group of female translators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in China, Shen Xiren's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Wang Erde's Fan by Mrs. Wyndermeier opened a wave of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the play during the May 4th period. Multiple Chinese translations reveal the translator's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thinking about gender issues.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three translated plays by Shen Xiren, Pan Jiaxun and Hong Shen from a gender perspective, and analyzes the translation purpose of the translator and the portrayal of the female image in the scrip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female translators' gender consciousnes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images of women who defy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gender order and the cultural position of the female translators themselves.
【作者單位】: 西南財經(jīng)大學經(jīng)貿(mào)外語學院;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翻譯學研究中心;
【基金】:西南財經(jīng)大學“211工程”三期青年教師成長項目(項目編號為211QN09040)資助
【分類號】:H315.9;I046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中明;姚鼐的婦女觀和他筆下的婦女形象[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2 黃江萍;帶著鐐銬的舞者——透視女性主義翻譯[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5年06期
3 張潔,張德讓;翻譯與政治——梁啟超翻譯活動中的“善變”與“不變”[J];巢湖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4 文軍,王雅娟;論培根“Of Studies”的三個譯本——兼談翻譯批評的立體思維法[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5 田艾;“婚內(nèi)強奸”的法理探析[J];重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6 謝柯;;中譯外在當代語境下的使命[J];重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7 蔣桂琴;翻譯的政治性和翻譯政治[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8 劉熠;《喜福會》:男性中心主義的顛覆與解構[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9 鮑貴;索緒爾的言語活動論——一個被忽略的命題[J];外國語言文學;2004年03期
10 尹旦萍;女性自己的聲音——新文化運動時期女性的女性主義思想[J];婦女研究論叢;2004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福云;當代中國戶籍制度變遷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權力話語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2年
3 陳歷明;翻譯:作為復調的對話[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4 韓鴻;中國大眾影像生產(chǎn)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5 胡德香;中西比較語境下的文化翻譯批評理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吳波;論譯者的主體性[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7 趙軍;賣淫刑事政策實證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8 黃曉華;身體的解放與規(guī)訓[D];武漢大學;2005年
9 張超;民國娼妓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10 彭利元;論語境化的翻譯[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仲佳;20年代性愛小說的歷史考察[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2 孫昂;關聯(lián)理論與翻譯[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3 李新英;接受美學與翻譯中的歸化和異化[D];首都師范大學;2003年
4 吳惠蘭;飛翔并且穿越[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5 莊渝霞;當代中國女性從屬地位的根源和出路探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6 朱麗英;互文符號翻譯方法探析——兼評韋利《論語》英譯本[D];陜西師范大學;2003年
7 曾鳴;走出陰影的譯者[D];首都師范大學;2003年
8 秦孔基;現(xiàn)代漢語外來詞翻譯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9 宋以豐;文學翻譯總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叛逆[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10 鄧麗;婚姻關系的契約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劉慧英;20世紀初中國女權啟蒙中的救國女子形象[J];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02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前進;;《紅樓夢》中飲食文化內(nèi)容翻譯策略的對比研究[J];焦作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4期
2 王志華;李喜民;;文化取向對譯者翻譯策略的影響——《紅樓夢》楊憲益與霍克斯譯本之比較研究[J];鄭州牧業(yè)工程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1期
3 黨莉莉;;社會意識形態(tài)、譯者個體意識形態(tài)與文學翻譯策略[J];洛陽工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2期
4 李瑩瑩;張敬蘭;;多元系統(tǒng)理論視域下的林紓翻譯[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5 鄧笛;;從目的論看戲劇翻譯[J];四川戲劇;2008年04期
6 韓e,
本文編號:23078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307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