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創(chuàng)作的興意與興辭
[Abstract]:"Xing" is the expression of feelings or words caused by the trigger and infection of things, which runs through the creation theory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is state of creation, the feeling is deep, the subject becomes aware of the object as soon as it touches it, and the subject can get aesthetic photos directly from the perception of the immediate object, without the need for the participation of logical thinking activities such as reasoning, comparison, association, etc. At the same time, this reflection is profound and real, which is called "fun and meaning." Of course, "Xing" is not only a state of mind that suddenly runs through, but it also often manifests itself in the smooth and automatic acquisition of good words and wonderful sentences, that is, there is no alienation between the language and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in the communication, a word, or a sentence. Or a paragraph of text in a flash, come at once, all the way, or even the whole masterpiece in one go, this is called "Xing ci". " Exhilaration is the ideal way to create works that are imprinted and natural.
【作者單位】: 重慶師范大學中文系;
【基金】:重慶市政府規(guī)劃課題“論中國古代文論創(chuàng)作心理研究中的言意問題”(2008-YW05)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I04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康泰;;復張仲可、程麗春二同志[J];電影評介;1981年12期
2 胡導;;午臺人物形象的體驗與體現(xiàn)——一九七九年為表演進修班所作的藝術總結(續(xù))[J];戲劇藝術;1981年02期
3 胡慶樹;;塑造喜劇人物汝爾丹[J];戲劇藝術;1981年02期
4 陳明正;;舞臺注意[J];戲劇藝術;1981年03期
5 王家龍;園丁——記《柯棣華》藝術顧問田華[J];電影評介;1982年09期
6 蔣維國;;取其精髓 為我所用——試論話劇表演向戲曲借鑒的問題[J];戲劇藝術;1982年04期
7 張名煜;;從演員的控制談起[J];戲劇藝術;1983年02期
8 葉濤;表演的理想境界[J];中國戲劇;1984年02期
9 阿·切霍夫;戈兆鴻;;答演員創(chuàng)作心理68題[J];戲劇藝術;1984年01期
10 郝大錚;胡柄榴、滕文驥創(chuàng)作心理分析[J];當代電影;1985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趙鉦;;中國畫創(chuàng)作與打太極拳的藝術[A];探尋美與藝術——江蘇省美學學會(2001—2006)紀念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周玉明;海峽兩岸女作家傾心交談[N];文學報;2000年
2 主持人 張宗剛 特邀嘉賓 蘇童;蘇童:從天馬行空到樸實無華[N];中國文化報;2001年
3 總政話劇團演員 劉勁;用心血澆注《長征》[N];人民日報;2001年
4 徐驥 夏江;情有獨鐘工筆畫[N];四川日報;2001年
5 托拉克;新軍事時代的軍事題材小說創(chuàng)作狀態(tài)[N];文藝報;2001年
6 張寶全;筆墨當隨時代[N];北京日報;2002年
7 蘭寧遠;三寶 自來自去的音樂人[N];中國文化報;2002年
8 謝思佳;文學應有對人的尊重和愛[N];檢察日報;2002年
9 伍先翔;貴在真情[N];安徽日報;2003年
10 路艷霞;卡通漫畫作者生存狀態(tài)見好[N];北京日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劉靜;周密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2 胡志平;清末民國海上書畫家潤例與生存狀態(tài)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沈清華;許印芳詩學思想[D];四川師范大學;2001年
2 鄧丹;《笠翁十種曲》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3 陳佳;從藝術家視角看中國當代藝術市場[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4 倪春燕;宋代與現(xiàn)代工筆花鳥畫形式語言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萬壯;畫中的潛意識[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6 趙學美;黑暗大地上空的自由精靈[D];山東大學;2005年
7 袁靜妤;“雙性同體”與《奧蘭多》[D];四川大學;2005年
8 凌霞;從主題選擇看創(chuàng)作過程[D];四川大學;2005年
9 靳曦;潛意識理論介入繪畫創(chuàng)作教學初探[D];河南大學;2006年
10 殷小兵;痛苦的轉型:張愛玲在1949—1952年[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2350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235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