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塑造之維小說翻譯的得與失
[Abstract]:The portrayal of characters is the soul of traditional novels. Portrait description, action description and psychological description are the three main methods. By selecting the relevant characters in the texts of classical novels and the translations of famous translator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se examples with Nida's "dynamic equivalence" theory, and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or's handling of form and spirit at the level of words, sentences, intonation, etc.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ranslation.
【作者單位】: 西南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
【分類號】:I046;H059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武臣;;人物形象是文學(xué)的母體——寫作解析之九[J];名作欣賞;2011年25期
2 曹燕;;環(huán)境對人物塑造的作用[J];文學(xué)教育(上);2011年06期
3 周艷芳;;中國、希臘神話相異的原因[J];佳木斯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2011年04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吳兆武;;審美意識與人物塑造[A];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第十八屆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8條
1 馬建輝;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上人物塑造的“中性化”傾向[N];文藝報;2007年
2 周新民;注重人物塑造的歷史理性[N];中國文化報;2005年
3 四川省文聯(lián)黨組書記 常務(wù)副主席 黃啟國;搞創(chuàng)作,首先要感動自己[N];中國藝術(shù)報;2011年
4 吳文科;誠信也是藝術(shù)的旨歸[N];中國文化報;2011年
5 秦杰;蔣兆和水墨畫市場后勁大[N];中國文物報;2010年
6 張楠;“讓文藝回歸心靈”[N];工人日報;2011年
7 任大星;向文學(xué)評論家們進一言[N];文學(xué)報;2011年
8 本報記者 李潁;“洛神”“縣令”背后的奧秘[N];鄭州日報;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條
1 郭海霞;曼斯菲爾德與喬伊斯短篇小說的比較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陳琴;認知文體學(xué)視域下的人物塑造[D];四川外語學(xué)院;2011年
2 同力嘎;試論文學(xué)翻譯中藝術(shù)形象的再塑[D];西北民族大學(xué);2005年
3 黃玲;分裂的敘事:多麗絲·萊辛《金色筆記》中的安娜與陳染的《私人生活》中倪拗拗兩位“分裂的自我”形象比較[D];貴州大學(xué);2007年
4 周蓉;文學(xué)名著重譯初探[D];浙江大學(xué);2007年
5 劉向菲;中國現(xiàn)代文論中典型理論流變考論[D];鄭州大學(xué);2011年
6 趙真華;男權(quán)制下的掙扎與追尋[D];延邊大學(xué);2011年
7 溫慧敏;同一場革命不同的書寫[D];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2011年
8 趙添天;中西方荒誕文學(xué)比較研究[D];遼寧大學(xué);2012年
9 龔利春;《江格爾》與《伊利亞特》主要英雄之比較[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xué);2010年
10 任巧s,
本文編號:22059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205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