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狀態(tài)下民族民間藝術在學校教育中的傳承
[Abstract]:Under the natural humanistic ecology, the "cultural transmission" of national folk art meets the difficulties of inheritance caused by modernization, and the school education should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of inheriting the national folk art. From the "cultural introduction"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to th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of the experi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teaching reform, the inheritance of national folk art becomes a part of school education and contributes to the historical continu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作者單位】: 云南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
【基金】:中國高教學會2009年度重點課題“邊疆多民族地區(qū)高教改革與發(fā)展的實踐研究”的成果,批準文號2009SXJ06
【分類號】:J0-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建民;;“原始藝術”與市場需求——兼論《云南映象》的策劃與推廣[J];民族藝術研究;2010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肖水;;從中國回到中國——當代中國詩歌發(fā)展的路徑選擇[J];青春;2010年02期
2 ;光明文化行[J];文化學刊;2010年01期
3 孫浩;;話劇的使命:社會擔當與文化自覺[J];戲劇文學;2010年01期
4 孫立生;;相聲:最需要清醒的“文化自覺”[J];曲藝;2010年01期
5 仲呈祥;;貴在堅持文化自覺[J];當代人;2010年03期
6 胡京武;;雜論美育對學校德育文化的拓展影響[J];青年文學家;2010年03期
7 周傳家;;建立民族文化自信 開掘京劇文化的現代價值[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8 普麗春;;論學校傳承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0年01期
9 艾晶;;民國初年女性的教育問題與女性性犯罪探析[J];甘肅社會科學;2010年01期
10 王岳川;;守正創(chuàng)新與正大氣象[J];文藝爭鳴;201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倪麗;;關心留守兒童 習慣改變人生[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陳永東;;試論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與新課程教學改革[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東卷)[C];2010年
3 蘇娟;;論開發(fā)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的意義[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4 楊應元;;民辦學校教師心理的研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傅愛芳;;疏導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思考[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 羅國鳳;;淺談借鑒多元智能理論構建校本培訓機制的策略[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7 許宏應;;家庭教育態(tài)度對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影響[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8 董玉龍;;子課題總結報告② 學校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研究總結報告[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9 黃艷麗;;農村留守學生教育存在的問題及教育對策[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10 李玲;;和諧校園[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劉茜 實習生 陳少遠;大學,能否堅守“象牙塔”[N];光明日報;2011年
2 汕頭職業(yè)技術學院 陳友義;揚棄潮汕傳統(tǒng)文化 推動文化強市建設[N];汕頭日報;2011年
3 許民彤;文化忌盲目復古[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年
4 鄭茜;微博時代的少數民族文化[N];中國民族報;2011年
5 曾慶瑞 趙遐秋;融通各形態(tài)文化實現“美美與共”[N];文藝報;2011年
6 曾慶瑞 趙遐秋;融通各形態(tài)文化實現“美美與共”[N];文藝報;2011年
7 本報記者 劉茜 實習生 陳少遠;大學,能否堅守“象牙塔”[N];光明日報;2011年
8 許民彤;文化忌盲目復古[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年
9 汕頭職業(yè)技術學院 陳友義;揚棄潮汕傳統(tǒng)文化 推動文化強市建設[N];汕頭日報;2011年
10 鄭茜;微博時代的少數民族文化[N];中國民族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雪;從斷裂到彌合—山江純苗區(qū)口傳教育的現代轉型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2 張平;學校變革視野下校長領導力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權雅寧;中國文論的知識形態(tài)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董海霞;文化視域下的道德教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林海亮;全面理解正面教育原則[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唐本鈺;學校教育中的道德價值生成[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石大建;“儒經”誦讀思潮在民間社會的興起及其動員機制[D];上海大學;2010年
8 闞軍;西南地區(qū)三個區(qū)域文化傳承類型與教育法律保障的思考[D];西南大學;2010年
9 聶薇;V.S.奈保爾小說《抵達之謎》辯證解讀[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10 田道勇;可持續(xù)發(fā)展教育理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邱關軍;內涵與價值:貴州占里共生教育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2 孫璐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和諧校園構建的相關性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10年
3 余家鵬;新時期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功能及其運行機制研究[D];貴州大學;2010年
4 王欣欣;當前我國大學生生命教育研究[D];燕山大學;2010年
5 王文強;英國應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高等教育對策[D];西南大學;2010年
6 杜理才;當前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誠信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7 李明霞;“和而不同”——研究生人際關系的敘事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8 庹衡;當前我國大學生誠信價值觀的現狀調查與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9 張青;在高中生命科學教學中融入人文教育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10 梁晉芳;民族文化進校園的課堂志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1982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198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