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語言的符號意象
本文選題:視覺語言 + 符號。 參考:《文藝爭鳴》2009年01期
【摘要】:正2008年6月,阿迪達斯奧運廣告"胡佳篇"、"鄭智篇"、"隋菲菲篇"在法國戛納國際廣告節(jié)首次為中國捧回一尊耀眼的金獅。該作品最大成功勝在視覺語
[Abstract]:In June 2008, Adidas Olympic ads "Hu Jia", "Zheng Zhi", "Sui Feifei" at the International Advertising Festival in Cannes, France, held for the first time for China a dazzling golden lion. The greatest success of the work is in visual language
【作者單位】: 廣東商學院人文與傳播學院;
【分類號】:J06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錦榮;“乘”和“乘以”——times和multiplied by[J];外語教學與研究;1980年04期
2 錢仁康;從無線譜到五線譜[J];人民音樂;1980年09期
3 林超民;漫話白文[J];思想戰(zhàn)線;1980年05期
4 東方既白;;畫○[J];讀書;1980年04期
5 沈自立;;各種軍隊服裝、軍階、軍銜如何區(qū)別[J];電影評介;1980年10期
6 王端瑋;;節(jié)奏、節(jié)奏感及其訓練[J];音樂藝術(shù)-上海音樂學院學報;1980年02期
7 Jacob Bronowski;邵水浩;;想象的天地[J];世界科學;1980年04期
8 王慧云;穆大才;;微型電子計算機指令系統(tǒng)匯編[J];電子測量技術(shù);1980年02期
9 周龍如;;英語縮略語探討[J];外語教學;1980年02期
10 胡明揚;;《波爾·羅瓦雅爾語法》簡介[J];當代語言學;1980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富;;關(guān)于新聞攝影的形式美問題[A];現(xiàn)狀、挑戰(zhàn)、展望——第五屆全國新聞攝影理論年會論文集[C];1993年
2 武進群;;讓新聞?wù)掌约赫f話——試論新聞攝影的形象特性[A];思考的相機——第八屆全國新聞攝影理論年會論文集[C];1999年
3 畢艷紅;譚建安;程蔭杭;;模糊傳感器的研究綜述[A];1998年中國智能自動化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上冊)[C];1998年
4 洪斌;;繼承文化傳統(tǒng),回歸生活世界——上海居住小區(qū)設(shè)計現(xiàn)狀分析[A];建筑與地域文化國際研討會暨中國建筑學會2001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1年
5 田飛;;視覺語言與新聞發(fā)現(xiàn)[A];奮力推動新聞攝影與時俱進——第九屆全國新聞攝影理論年會暨新聞攝影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2年
6 尹章偉;;商品包裝的文字設(shè)計[A];2004國際現(xiàn)代包裝學術(shù)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4年
7 劉云華;;色彩語言的選擇方法及其應(yīng)用[A];首屆亞洲色彩論壇論文集[C];2004年
8 白興易;;論信息時代工業(yè)設(shè)計的風格[A];Proceedings of the 200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C];2004年
9 閆英林;;藝術(shù)設(shè)計活動過程的思考[A];Proceedings of the 200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C];2004年
10 郭迪菲;彭韌;;淺談工業(yè)設(shè)計的評審誤差[A];Proceedings of the 200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南京藝術(shù)學院藝術(shù)教育研究所所長 奚傳績;中小學美術(shù)課的學科性質(zhì)[N];中國教育報;2000年
2 王祥華;廣告設(shè)計的視覺語言[N];社會科學報;2000年
3 潘欣信;創(chuàng)意是第一位的[N];美術(shù)報;2001年
4 南京大學博士生 趙琨;攝影文學的身份所在[N];文藝報;2001年
5 若文;新聞價值 在視覺沖擊中凸現(xiàn)[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1年
6 高榮生;插圖教學[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1年
7 黃璧 田九霞;用科學理論武裝最廣大人民群眾[N];安徽日報;2002年
8 胡 鈺 王敬紅;簡評《新媒介與網(wǎng)絡(luò)廣告》[N];光明日報;2002年
9 方楚娟;港臺圖書設(shè)計漫談[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2年
10 張元;美術(shù)的歷史 歷史的美術(shù)[N];中華讀書報;200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張華寧;語言認知功能的磁源成像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3年
2 陳雪奇;整合版面視覺語言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3 于風軍;符號、景觀與空間結(jié)構(gòu)[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4 劉鳳山;隸變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5 楊廣軍;符號的批判[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周兵;當代西方新文化史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7 李琳;符號矩陣的復推廣中若干問題及其圖論方法的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8 鄭璇;上海手語非視覺概念表達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9 李海金;“符號下鄉(xiāng)”:國家整合中的身份建構(gòu),1946-2006[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焦勝;“客源”型生態(tài)旅游區(qū)的主題創(chuàng)作[D];湖南大學;2001年
2 孫曉靜;多媒體輔助語文教學的界面制作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3 蔡萌;建筑在畫布上消失[D];中國美術(shù)學院;2003年
4 肖暢;審美符號傳播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5 陳敬玉;現(xiàn)代女裝設(shè)計元素研究[D];東華大學;2004年
6 苗榮暉;論符號學在平面設(shè)計中的應(yīng)用[D];山西大學;2004年
7 趙建綱;論文字視覺元素的秩序化組構(gòu)[D];山西大學;2004年
8 張漫宇;視覺藝術(shù)與環(huán)境設(shè)計[D];天津大學;2004年
9 楊西;環(huán)境·藝術(shù)·意義[D];重慶大學;2003年
10 鄒啟華;現(xiàn)代纖維藝術(shù)視覺語言審美研究[D];蘇州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0909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090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