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與哈代鄉(xiāng)土情結(jié)對比分析
本文選題:賈平凹 + 哈代; 參考:《農(nóng)業(yè)考古》2011年06期
【摘要】:賈平凹和哈代分別是中國和英國文壇上的兩朵藝術(shù)奇葩,他們在鄉(xiāng)土文學的創(chuàng)作上成就斐然,對這二者的鄉(xiāng)土情結(jié)進行對比研究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由于所處時代不同、成長經(jīng)歷各異、中西方文化差別,二者對于鄉(xiāng)土情結(jié)的表達方式、審美情趣、價值追求等方面各不相同。
[Abstract]:Jia Pingao and Hardy are two wonderful works of art in Chinese and English literary circles, and they have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creation of local literature.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times, different growth experiences and different cultur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the two have different expressions, aesthetic tastes and value pursuit for the local complex.
【作者單位】: 南昌航空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南昌航空大學科技學院;
【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研究項目(編號:WGW1012)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I0-03;I106.4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龍迪勇;;試論生態(tài)思想中的“田園主義”[J];鄱陽湖學刊;2011年04期
2 張中載;評哈代的史詩劇《群王》[J];外國文學評論;1998年01期
3 陳慶勛;論哈代的鄉(xiāng)土精神[J];外國文學評論;1998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符蓉;;論哈代小說的鄉(xiāng)土色彩[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2 代淑為;;試論《德伯家的苔絲》中的民俗因素[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4期
3 唐俊芳;;解讀哈代小說中的民俗事象[J];長城;2010年06期
4 楊柳;;論哈代與井石小說創(chuàng)作的原始主義情懷[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2年01期
5 許穎;維多利亞后期文學視野中的文化沖突[J];常熟高專學報;1999年05期
6 閆欣;;論《德伯家的苔絲》[J];大家;2012年08期
7 唐俊芳;;解讀哈代小說中民俗的運用[J];飛天;2010年14期
8 唐俊芳;;哈代小說中的民謠解讀[J];科技信息;2010年26期
9 王琦;;都市中的鄉(xiāng)愁——中國早期都市流行歌曲敘事中的鄉(xiāng)土意識[J];農(nóng)業(yè)考古;2011年06期
10 葛金平;;古典詩詞中月亮意象的起承與功用[J];江西社會科學;2012年10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琳琳;哈代小說創(chuàng)作思想的矛盾性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盧越;論哈代小說中的“人與自然”[D];山西大學;2011年
3 于雪蓮;論哈代小說的死亡意識[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4 祖云鵬;蔥綠的大樹——托馬斯·哈代的精神家園[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5 劉精科;“地域化”走向的一種解讀[D];蘇州大學;2005年
6 胡媛媛;論哈代詩歌非理性的人本主義特質(zhì)[D];貴州大學;2006年
7 吳為娜;論哈代小說的鄉(xiāng)土色彩和民俗因素[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8 黃新愷;哈代筆下女性悲劇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解讀[D];南昌大學;2007年
9 耿燕霞;《群王》中哈代哲理及對宇宙和戰(zhàn)爭的態(tài)度[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10 高磊;田園情懷的異域書寫[D];山西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安紅軍;;賈平凹創(chuàng)作的鄉(xiāng)土情結(jié)[J];商情(教育經(jīng)濟研究);2008年05期
2 黃志剛,黃定華;論賈平凹小說的鄉(xiāng)土情結(jié)[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3 劉萍;巫峽;;賈平凹尋根中的鄉(xiāng)土情結(jié)[J];文教資料;2008年04期
4 白忠德;;賈平凹作品鄉(xiāng)土情結(jié)成因探源[J];商洛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5 魯春芳;;哈代鄉(xiāng)土情結(jié)的演變[J];外語教學;2006年03期
6 張東旭;;論賈平凹小說中的鄉(xiāng)土情結(jié)[J];商丘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7 黃志剛;論賈平凹小說鄉(xiāng)土情結(jié)的發(fā)生與發(fā)展[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8 劉娜;;賈平凹小說的鄉(xiāng)土情結(jié)與審美情趣[J];湖南民族職業(yè)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9 孫立盎;;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論哈代與賈平凹創(chuàng)作情感選擇[J];理論導刊;2008年12期
10 黃志剛;賈平凹小說鄉(xiāng)土情結(jié)探源[J];瓊州大學學報;2003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樂生;;賈平凹魅力何在[A];中國語言文學資料信息(1999.1)[C];1999年
2 謝有順;;賈平凹的實與虛[A];中國語言文學資料信息(1999.2)[C];1999年
3 王曉輝;;“賈平凹現(xiàn)象”發(fā)人思考[A];中國語言文學資料信息(1999.1)[C];1999年
4 曾軍;;賈平凹與九十年代長篇小說[A];中國語言文學資料信息(1999.1)[C];1999年
5 孫見喜;;“平娃”為何改“平凹”[A];中國語言文學資料信息(1999.1)[C];1999年
6 肖云儒;;《秦腔》:賈平凹的新變[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5.6)[C];2005年
7 張英偉;張立國;;談石杰和她的《小村殘照》[A];中國小說研究[C];2003年
8 雷達;;賈平凹的《高老莊》[A];中國語言文學資料信息(1999.2)[C];1999年
9 樊憲雷;;碩士論文提要:賈平凹長篇小說中敘事技巧的流變與創(chuàng)新[A];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04年秋冬卷[C];2004年
10 ;“鬼才”平凹[A];中國語言文學資料信息(1999.1)[C];199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張立邋李向紅 實習生 王培 盧峰;賈平凹說《高興》的事兒[N];陜西日報;2007年
2 ;賈平凹:牽手鄰家少婦[N];牡丹江日報;2006年
3 記者 李晶;省委省府獎賈平凹10萬元[N];西安日報;2008年
4 記者 蒲荔子;賈平凹兩作品入十強[N];南方日報;2010年
5 楊潔;賈平凹——傾情黃土地[N];農(nóng)民日報;2005年
6 吳洪群;樸實真誠賈平凹[N];人民政協(xié)報;2000年
7 董保綱;春來看花開 秋來掃落葉[N];中國保險報;2003年
8 鄧楠;賈平凹的《五魁》[N];文藝報;2003年
9 井蟾;空靈的山石[N];蘇州日報;2006年
10 胡曉;《高興》主人公撰文道出賈平凹故事[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杰鸚;英國小說中的視覺召喚[D];中國美術(shù)學院;2010年
2 王建倉;中國現(xiàn)代鄉(xiāng)土文學的境界敘事和意象敘事[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3 宋潔;論當代文學的民間資源[D];蘭州大學;2007年
4 劉寧;當代陜西作家與秦地傳統(tǒng)文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5 李文蓮;論新時期中國散文中的生命意識[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張舟子;在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之間[D];河南大學;2009年
7 王貴祿;高地上的文學神話[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8 涂昊;二十世紀末中國小說創(chuàng)作理論和創(chuàng)作實踐關(guān)系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9 軒紅芹;向城求生[D];浙江大學;2006年
10 張曉s,
本文編號:20621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062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