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文學對消費社會的想象
本文選題:女性文學 + 消費主義 ; 參考:《職教論壇》2009年S1期
【摘要】:消費主義時代改變了女性文學的處境。女性文學的多種表現(xiàn)方式既體現(xiàn)了文學的個性化發(fā)展,又引發(fā)了文學發(fā)展的深刻思考。本文針對女性文學發(fā)展對消費社會的幾種影響做了簡單的分析與思考。
[Abstract]:The era of consumerism has changed the situation of female literature. The various forms of expression of female literature not only embody the individualized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but also lead to profound thinking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analysis and reflection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female literature on the consumer society.
【作者單位】: 廣州城市職業(yè)學院人文學院;
【分類號】:I0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抗抗 ,劉慧英;關于“女性文學”的對話[J];文藝評論;1990年05期
2 潘小松;美國消費主義的起源[J];博覽群書;2004年07期
3 劉思謙;女性文學這個概念[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4 阮憶;女性文學和女性意識——新時期女性文學斷想[J];文藝評論;1987年04期
5 憶水;女性文學研討大放異彩[J];世界華文文學論壇;1995年04期
6 謝納;“十七年”女性文學的倫理學思考[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7 李星;消費主義后面的霸權[J];天涯;1999年02期
8 陳芬;消費主義的倫理困境[J];倫理學研究;2004年05期
9 王粵欽;女性文學路在何方[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10 荒林;中國當代女性文學研討會簡述[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1995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曉江;肖金花;;從“私人化”到“公眾化”——關于工業(yè)設計中產(chǎn)品創(chuàng)新活動的思考[A];2005年工業(yè)設計國際會議論文集[C];2005年
2 葉軼;楊新武;胡斯亮;曲道凱;;抑制消費主義、發(fā)展循環(huán)經(jīng)濟[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環(huán)經(jīng)濟立法研究——2005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論文集(第三冊)[C];2005年
3 蔡嵐嵐;;英國女性文學溯源——19世紀以前的英國女性文學綜觀[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何滿倉;;論中國現(xiàn)代女性文學的演進與流變[A];陜西省中國現(xiàn)代文學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張器友;;走向肉體消費——以“下半身”詩人為例[A];安徽文學論文集(第2集)[C];2004年
6 王曉德;;美國現(xiàn)代大眾消費模式的形成及其影響[A];"發(fā)展中國家現(xiàn)代化模式"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5年
7 郝嵐;;談全球化與多元語境中比較文學學者的責任[A];中外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8 趙澤軍;;現(xiàn)代漢詩去向何方[A];世界漢詩協(xié)會2006年工作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張殿元;;廣告文化消費至上觀的價值批判[A];中國的前沿 文化復興與秩序重構——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10 徐琴;;論波德里亞的消費社會批判理論[A];當代視野下的馬克思主義——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文集(2006年度)(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國傳媒大學傳播學院 全昌連;“負翁”多緣于消費主義泛濫[N];中國社會報;2005年
2 河北經(jīng)貿大學教授 盧嘉瑞;“消費主義”淺析[N];光明日報;2005年
3 艾華;別讓高消費主義迷了眼[N];常德日報;2005年
4 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學博士 彭興庭;“休閑”不能異化為“消費主義”[N];湖北日報;2009年
5 沈谷鳴;是奢侈主義,,還是消費主義[N];中國房地產(chǎn)報;2005年
6 彭興庭;應警惕休閑異化成消費主義[N];北方經(jīng)濟時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葉梓;西方消費主義的終結與新節(jié)儉時代的產(chǎn)業(yè)新機[N];消費日報;2009年
8 葉延濱;女性文學[N];中國文化報;2001年
9 懿冰;瞬時消費主義 只求曾經(jīng)擁有[N];經(jīng)濟視點報;2008年
10 葉延濱;女性文學及其他[N];法制日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盧升淑;中國現(xiàn)當代女性文學與母性[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張浩;20世紀中國女性文學的精神分析話語剖析[D];北京語言大學;2004年
3 徐雁;艱難的言說[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4 陳亞亞;成如容易卻艱辛[D];復旦大學;2003年
5 王儒年;《申報》廣告與上海市民的消費主義意識形態(tài)[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6 謝海平;拓展與變異[D];山東大學;2007年
7 魏天真;女性文學的批判與反思[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8 崔鈴;世紀之交韓中女性小說比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9 王慧;中國電視商業(yè)廣告文化價值模式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10 張健康;媒介生態(tài)的失衡與調適[D];浙江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文娟;試論漢代女性文學[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2 王艷蕊;在禁中飛翔——論林白作品的女性文學特征[D];河南大學;2001年
3 姬宏;二十世紀女性文學簡論[D];新疆大學;2004年
4 陳瑤;論新時期的女性文學[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5 鄭念東;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大眾傳媒的消費主義傾向[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6 陳曉華;程乃珊筆下上海想象的變遷及其社會文化語境[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7 朱念;戰(zhàn)爭背景下的女性文學[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8 王敏;新時期女性文學審美視角的形成與發(fā)展[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9 周群;二十世紀九十年女性文本的話語分析[D];浙江師范大學;2004年
10 吳衛(wèi)華;當代中國消費主義對電視媒介傳播的影響[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0517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051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