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羅河環(huán)境與古埃及藝術風格
本文選題:尼羅河 + 古埃及。 參考:《西亞非洲》2009年01期
【摘要】: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河。尼羅河環(huán)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藝術是古埃及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閃爍著人類文明的光芒。在尼羅河環(huán)境下孕育出的古埃及藝術,展現(xiàn)了獨特的風格。古埃及藝術所體現(xiàn)出來的對稱性、平衡性、神圣性、實用性、完美性、寫實性、象征性等風格,都與尼羅河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息息相關。在尼羅河環(huán)境下形成的宗教思想、靈魂不滅觀念,以及古埃及人的日常生活和法老的權威深深地影響著古埃及藝術。尼羅河不僅養(yǎng)育了埃及人民,也滋養(yǎng)了古埃及藝術。從自然地理與人文環(huán)境相結合的視角審視古埃及藝術,是深化"尼羅河與埃及文明"這一課題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Abstract]:The Nile is the mother river of Egypt. The Nile environment gave birth to ancient Egyptian civilization. Ar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ncient Egyptian civilization, flashing the light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ancient Egyptian art, conceived in the Nile environment, shows a unique style. The symmetry, balance, sacredness, practicability, perfection, realism and symbolism embodied in ancient Egyptian art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humanistic environment of the Nile River. The religious thought, the idea of soul immortality, the daily life of the ancient Egyptians and the authority of the pharaohs deeply influenced the art of ancient Egypt. The Nile not only nurtured the Egyptian people, but also nurtured the art of ancient Egypt. It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to deepen the subject of Nile and Egyptian civilization to examine the ancient Egyptian 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mbination of natural geography and human environment.
【作者單位】: 河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基金】:2007年河北省教育廳項目“古埃及宗教藝術研究”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J14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小凌;祝宏俊;;我國世界上古史研究近況述評[J];世界歷史;2006年03期
2 楊謙偉;佛像在中國的本土化[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3 王文戈;《論語》中的“美”的現(xiàn)代闡釋[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4 宋雄華;中西詩畫論之文化基因比較[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5 辛藝華;;日本和服手繪紋樣的審美特征[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6 唐成林;閆申;;從愛默生的“自我陶醉”看超驗主義的缺陷[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7期
7 董廣輝,夏正楷;土壤侵蝕與土壤肥力[J];水土保持研究;2003年03期
8 黃交軍;;從《說文解字》看中國先民的審美意識[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9 孟建偉;科學與藝術的關聯(lián)[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10 吳丹;見素抱樸——淺議古代安第斯陶器與中國原始陶器中的拙[J];中國陶瓷;2004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杜磊;古代文論“韻”范疇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2 胡敏;中西人體美觀念及其表現(xiàn)形式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3 季芳;實踐美學的生態(tài)維度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4 杜文倩;文化匯流中的抉擇與超越[D];山東大學;2006年
5 曾];教育目標的倫理管理研究[D];中南大學;2006年
6 黃永健;藝術文化論—藝術在文化價值系統(tǒng)中的位置[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7 周保彬;海因里希·沃爾夫林藝術風格理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8 梅紅;《讀者》的品牌及審美分析[D];四川大學;2006年
9 劉謙功;荷蘭陶瓷之都代爾夫特崛起的歷史動因與現(xiàn)實意義[D];清華大學;2007年
10 李濤;美、日百年動畫形象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葉仁雄;孔子中和之美的時空闡釋[D];湘潭大學;2003年
2 歐陽劉佳;韓國電影的敘事模式和文化內(nèi)涵[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3 汪宏;精神園田的執(zhí)著守望與探索[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4 李朗然;中法古典園林藝術比較[D];中南林學院;2005年
5 李鵬飛;論川端康成與西方現(xiàn)代文學的關系[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5年
6 吳志旭;比較視野下的印度與希臘史詩[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5年
7 徐燕來;論“風骨”[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8 吳海廣;藝術家主體意識的覺醒[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9 魏策策;三島由紀夫的世界[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10 何丹;對花溪旅游資源的美學思考[D];貴州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董天義;感知古代埃及藝術[J];美術向導;2002年03期
2 張波;;世界秩序的初睨之視覺征服——埃及技術發(fā)展與藝術觀念[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1年02期
3 閆馥花;;從古埃及藝術規(guī)范看西方長度單位起源[J];考試周刊;2010年03期
4 程永江;古埃及美術考古史略[J];世界美術;1979年01期
5 邢曉舟;走進古埃及的藝術世界——寫在大英博物館藏品來華展出之際[J];美術觀察;1999年07期
6 李萌;;神的旨意——析古埃及“瑪特觀念”與藝術程式的關系[J];平頂山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7 肖媛;;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表現(xiàn)手法溯源[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8 ;展覽信息[J];裝飾;2003年12期
9 劉軍輝;;論西方古代藝術發(fā)展中的地理因素[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年07期
10 郭靜云;;論中西古代個人像藝術及其觀念[J];考古學報;2007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申子辰;;暴力、貞潔與色情——從希臘化時期的造型藝術談起[A];“特殊與一般——美術史論中的個案與問題”第五屆全國高校美術史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宋煬邋尹麗;沉睡千年的側臉人[N];學習時報;2007年
2 程竹;收藏界刮起非洲風[N];中國文化報;2007年
3 深圳華僑城有限公司 王虎;旅游演藝市場發(fā)展前景可觀[N];中國旅游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李慧 周龍 整理;世博園里觀國寶[N];光明日報;2010年
5 記者 路艷霞;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明起免費開放[N];北京日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陳璐;烹制阿拉伯藝術盛宴的藝術家們[N];中國文化報;2010年
7 北京大學教授 策展人 彭鋒;藝術創(chuàng)新是一種新的可能性[N];上海證券報;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威媛;論藝術與設計的辯證關系[D];天津美術學院;2007年
2 高艷;西方古典藝術中若干母親神造型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9981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1998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