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思想理念的傳達
本文選題:當代 + 哲學; 參考:《湖北美術學院》2011年碩士論文
【摘要】:我是誰?我從何處來?我將向何處去?藝術所承載的使命與哲學類似,它的本質(zhì)在于對人類更深層原因的探索,對人性的終極關懷。當代藝術的較量,在很大程度上成為思想上的較量:思想的深度與廣度決定了其藝術水準的高下。一切的一切都為藝術家的思想服務,一切服從思維表達的需要。當代藝術,此時同哲學一起承擔著對人類文化機制的質(zhì)疑、破壞和重建。 本文從探究當代藝術思想理念產(chǎn)生的背景入手,闡述了當代藝術的三個主要特征并通過一系列具體案例解釋歷史積淀、民族文化自覺意識、自身經(jīng)歷和信仰如何影響和幫助藝術中思想體系的建立。將藝術置身于當代的土壤之中,努力體現(xiàn)當代藝術所肩負的歷史使命:不但要蘊含思想,還要傳達思想。最后將大師的藝術創(chuàng)作作為線索,結合自身近些年的創(chuàng)作經(jīng)歷和自己的創(chuàng)作思維心理進一步表明應該如何在具體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傳達思想理念。
[Abstract]:Who am I? Where am I from? Where will I go? The mission of art is similar to that of philosophy. Its essence lies i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deeper causes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ultimate concern for human nature. The contest of contemporary art, to a large extent, has become a contest of thought: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thought determine its artistic level. Everything serves the artist's mind and serves the needs of the mind. Contemporary art, together with philosophy, bears the challenge, de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human cultural mechanism. Starting with the background of contemporary art ideolog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hre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art and explains the historical accumulation through a series of concrete cases,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national culture. How their own experiences and beliefs influence and help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deological system in art. Put art in the contemporary soil, try to embody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contemporary art: not only to contain ideas, but also to convey ideas. Finally, taking the master's artistic creation as the clue, combining with his own creation experience in recent years and his creative thinking psychology, it further shows how to convey the idea in the concrete artistic creation.
【學位授予單位】:湖北美術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J110.9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聲雨;從倪貽德的早期文學創(chuàng)作看他的藝術思想[J];美術大觀;2004年04期
2 孫彥;;藝術救國背景下的龐薰t9藝術思想與創(chuàng)作[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3 李凌;;梁斌藝術思想的視覺語言形式[J];山東紡織經(jīng)濟;2010年02期
4 陳孝哲;;淺談凡·高的藝術思想[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8期
5 徐恒;;山水畫的限制與傳承[J];榮寶齋;2012年05期
6 程至的;董其中的藝術思想及其創(chuàng)作[J];美術;1997年11期
7 邢鐵華;世紀黃昏:西方藝術思想流變之回眸[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1期
8 邢鐵華;世紀黃昏:西方藝術思想流變之回眸(續(xù)一)[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2期
9 邢鐵華;世紀黃昏:西方藝術思想流變之回眸(續(xù)二)[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3期
10 孫悅;;盧西安·弗洛伊德的藝術思想對我繪畫的影響[J];青春歲月;2014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韓斌生;;瞿秋白對毛澤東文化藝術思想體系形成的歷史貢獻[A];紀念瞿秋白同志誕辰105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許文駿;;略論明代后期的造物藝術思想[A];新世紀美學與藝術——江蘇省美學學會第七屆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王田力;找到能與觀眾共鳴的藝術思想和人文情懷[N];中國電影報;2012年
2 高麗;青春題材電影須提升藝術思想品位[N];友報;2014年
3 朱彥民;“捧殺”與“棒殺”[N];文學報;2011年
4 聲 雨;在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N];中國藝術報;2004年
5 岳文杰;關注民生 真情作畫[N];美術報;2014年
6 本報記者 吳宏林;半壟山色半壟情[N];華興時報;2009年
7 全國人大代表 遲小秋;為京劇振興提五條建議[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年
8 王玉芳 阿慈憑;感受真誠 關注現(xiàn)實[N];西藏日報;2004年
9 于志斌;書評——現(xiàn)代文化巨廈不可或缺的梁柱[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謝萌;王鐸藝術思想的心學基礎及其實踐[D];中央美術學院;2008年
2 張劍;心學與徐渭藝術思想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07年
3 朱潔;張衡造物藝術思想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萬潔;論鮑德里亞藝術思想[D];河北大學;2008年
2 油畫;當代藝術思想理念的傳達[D];湖北美術學院;2011年
3 劉曉毅;常書鴻藝術思想與創(chuàng)作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05年
4 程倩;中西方古代設計藝術思想淵流初探[D];武漢理工大學;2002年
5 王淼;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的融合與轉(zhuǎn)換[D];河南大學;2012年
6 朱夢婕;黃土畫派藝術思想研究[D];渤海大學;2014年
7 代琳;龐薰t9藝術思想歷史發(fā)展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07年
8 周新鳳;姚華繪畫藝術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趙輝;愛因斯坦的科研藝術思想[D];廣西大學;2004年
10 宋榮;顧愷之藝術思想初探[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9670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1967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