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國元素”在游戲創(chuàng)作中存在的誤區(qū)
本文選題:中國元素 + 游戲元素; 參考:《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4年02期
【摘要】:同游戲產(chǎn)業(yè)發(fā)達的國家相比,雖然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游戲市場,但在自主游戲設計研發(fā)等的方面比較落后。中國自主游戲設計在不斷摸索中雖始終以強調"中國元素"作為發(fā)展之本,可在游戲創(chuàng)作中卻存在不少誤區(qū)。本文著重解析了"中國元素"與游戲元素設計融合時的主要問題表現(xiàn),并提出了改進提升的應有準則。
[Abstract]: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lthough China has the largest game market in the world, it is relatively backward in the field of independent gam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Although Chinese independent game design has always emphasized the "Chinese element" as the basis of development, there are many misunderstandings in the game cre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fusion of Chinese elements and game elements, and puts forward the appropriate criteria for improvement and promotion.
【作者單位】: 南京藝術學院傳媒學院;
【基金】:南京藝術學院校級重點課題項目《中國元素在數(shù)字出版物中的設計研究》課題(XJ2011018)系列論文
【分類號】:J0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雁;;淺議服裝設計與民族文化[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7期
2 賀華玲;賀華琴;;中國元素在廣告創(chuàng)意中的應用策略探析[J];作家;2009年02期
3 肖立志;;透過中國元素看服飾文化的崛起[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8年S1期
4 徐麗蓉;;論中國元素與現(xiàn)代設計[J];上海工藝美術;2010年01期
5 魏蓉;;好萊塢電影中“中國元素”包裹下的西方模式[J];作家;2009年10期
6 張月怡;;關于中國元素與現(xiàn)代海報設計的思考[J];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1年05期
7 楊琳;;民族民間藝術在美術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年20期
8 姜立善;;淺析室內設計“中國元素”的應用與思考[J];藝術教育;2010年09期
9 林偉;劉曉宏;;傳統(tǒng)吉祥圖案與現(xiàn)代設計[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10 姚儉建;;中國元素與文化創(chuàng)新的三重緯度[J];前進論壇;200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雷伏勤;;畬族文化與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初探[A];畬族文化研究(下冊)[C];2003年
2 宋蜀華;;賀信[A];“民族文化與全球化”學術研討會專輯[C];2003年
3 鄭守江;;孜孜以求,追溯民族文化之源——聞一多的神話研究[A];聞一多研究集刊(紀念聞一多誕辰100周年)[C];2004年
4 晏曉婧;曹曉凡;;三江并流區(qū)民族文化對生態(tài)保護的作用探討[A];林業(yè)、森林與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法制建設研究——2004年中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四冊)[C];2004年
5 安金黎;;黔西南旅游應選擇布依族文化打造品牌[A];布依學研究(之八)——貴州省布依學會布依文化與旅游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6 羅正副;;民族文化的實踐記憶——以一個布依族村寨的“送云”儀式為例[A];布依學研究(之九)[C];2008年
7 徐發(fā)蒼;;試論三江并流地區(qū)的民族文化保護[A];云龍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8 袁少芬;;民族文化的保護開發(fā)與經(jīng)濟互動——來自京島的報告[A];民族文化與全球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9 夏雅琴;;擯棄還是保留——淺談漢譯英中如何保留民族文化[A];第六屆中國跨文化交際研究會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10 李緒堂;高潔;;民族的復興 精神的傳承[A];中國近現(xiàn)代史史料學學會學術會議論文集之七——中國近現(xiàn)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戶曉輝: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 蕭放: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巴莫曲布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陳連山: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劉魁立: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民谷學會理事長 施愛東整理 曹兵武;中國元素在哪里?[N];社會科學報;2004年
2 記者 滕霄;中國元素唱響奧運年[N];中國聯(lián)合商報;2008年
3 謝迪南;2008中國元素年[N];中國圖書商報;2008年
4 本報特派記者 李元浩;世界杯開幕式上的“中國元素”[N];工人日報;2010年
5 ;“中國元素”如何兼容“歐洲風格”[N];國際商報;2008年
6 記者 李平;融入中國元素的品牌服裝俏銷國際市場[N];寧波日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徐淼 楊穎;入世10年 中國元素點亮世貿(mào)舞臺[N];中國貿(mào)易報;2011年
8 張世科 陳靜儀;少林客車打造“中國元素”[N];中國汽車報;2005年
9 陳君;為洋項目添中國元素[N];中國體育報;2009年
10 第一財經(jīng)頻道主持人、經(jīng)濟學博士 馬紅漫;廣告植入何妨再優(yōu)雅一些[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場[D];云南大學;2010年
2 余曉慧;世界歷史語境中的文化認同研究[D];華僑大學;2011年
3 劉源泉;中國共產(chǎn)黨少數(shù)民族文化政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4 姚登權;全球化與民族文化[D];復旦大學;2004年
5 闞軍;西南地區(qū)三個區(qū)域文化傳承類型與教育法律保障的思考[D];西南大學;2010年
6 楊文忠;滇西北基于民族文化的自然保護模式研究[D];云南大學;2012年
7 許青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傳統(tǒng)文化基礎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8 劉佐艷;語義的模糊性與民族文化[D];黑龍江大學;2003年
9 李臣玲;丹噶爾藏人社會文化變遷研究[D];蘭州大學;2006年
10 魏海香;論作為現(xiàn)象、進程與趨勢的文化全球化[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佳;中國廣告本土化研究的歷時性考察[D];西北大學;2008年
2 王芳;跨文化藝術傳播中“中國元素”的應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3 王姍姍;中國元素的寓言性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2年
4 劉春山;多元文化背景下課程文化建構的個案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5 陳志紅;從原生態(tài)民歌的流行看中國民歌發(fā)展新趨向[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6 麥麗開木·努爾;特色企業(yè)文化對提升新疆企業(yè)核心競爭力的影響[D];新疆大學;2009年
7 伍雄武;論民族文化的多元融合[D];云南師范大學;2002年
8 周東紅;景觀雕塑及其環(huán)境的藝術形態(tài)[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5年
9 春紅;科爾沁敘事民歌中的漢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10 皮海兵;論賽義德的民族文化觀[D];廣西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9180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1918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