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進程的反思

發(fā)布時間:2018-05-17 19:40

  本文選題: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參考:《湖南社會科學》2011年01期


【摘要】:一個時期以來,我國的文藝理論研究出現(xiàn)了一些傾向性的問題。這些帶傾向性的問題,已經(jīng)對我國文藝理論的健康發(fā)展造成了影響,現(xiàn)在,是到了該認真對待和解決的時候了。譬如,文學理論研究存在某種"西方馬克思主義化"的傾向,如何正確認識文藝理論的中國化存在明顯的分歧,此外,對文藝和美學審美性和功利性、形式美和內(nèi)容美的理解,以及怎樣看待國外批評理論尤其是"西馬"文藝批評理論的局限性,等等,這些問題,理論界雖然有所察覺,但還沒有給予高度的重視。為此,我們組織了這樣一組筆談,就相關的問題,請國內(nèi)的專家學者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我們希望,就我國文藝理論當前存在的問題,能展開進一步的爭鳴與討論。
[Abstract]:Since a period of time, our country literature and art theory research appeared some tendentiousness question. These tendentiousness problems have already had an impact on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our literary and artistic theories, and now it is time to take them seriously and solve them. For example, there is a certain tendency of "Western Marxism" in the study of literary theory, and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how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Sinicization of literary theory. In addition, there is an understanding of aesthetic and utilitarian, formal and content beauty of literature and art and aesthetics. And how to treat the limitations of foreign criticism theory, especially the literary criticism theory of "Sima", and so on. Although these problems have been perceived by the theorists, they have not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m. To this end, we have organized such a group of written talks, on related issues, domestic experts and scholars to express their views. We hope that we can further argue and discus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馬克思主義與中國20世紀文學理論的發(fā)展研究》[項目批準號:2009JJD750009]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I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童慶炳;;新時期文學審美特征論及其意義[J];文學評論;2006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董學文;;文學理論史反思研究的意義[J];高校理論戰(zhàn)線;2007年05期

2 李志宏;;“審美意識”加“形態(tài)”的理論實質(zhì)——評“文學審美意識形態(tài)的邏輯起點”的邏輯[J];高校理論戰(zhàn)線;2007年08期

3 董學文;李志宏;;文學是可以具有意識形態(tài)性的審美意識形式——兼析所謂“文藝學的第一原理”[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4 高文強;;從生成語境看“審美意識形態(tài)論”的合理限度[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5 李永新;;對近年來“審美意識形態(tài)論”論爭的反思[J];江西社會科學;2006年12期

6 董學文;;文學本質(zhì)界說:曲折的跋涉歷程——以自我理論反思為線索[J];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7 馬建輝;;如何正確認識和評價文學“審美意識形態(tài)論”——與馮憲光教授商榷[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8 董學文;;文學本質(zhì)與審美的關系[J];文藝理論與批評;2007年02期

9 王元驤;;我對“審美意識形態(tài)論”的理解[J];文藝研究;2006年08期

10 董學文;;文學本質(zhì)界定與唯物史觀[J];文藝研究;2007年06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孫書敏;揭密維納斯的腰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龍潛;;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進程的反思[J];湖南社會科學;2011年01期

2 李濤;劉鋒杰;;歷史 現(xiàn)實 理想——關于“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的三點思考[J];文藝理論與批評;2008年01期

3 朱印海;馬馳;;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學術(shù)研討會暨全國馬列文論研究會第24屆年會綜述[J];文藝理論與批評;2007年06期

4 劉琴;;“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當代發(fā)展:中國與西方”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綜述[J];東方叢刊;2007年04期

5 張弓;;中國現(xiàn)代性與馬克思主義文論中國化[J];東方叢刊;2007年04期

6 陳遼;略論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歷史、現(xiàn)狀和前景[J];滄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1989年03期

7 肖君和;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隱體系論綱[J];理論與創(chuàng)作;1989年04期

8 朱立元;;略談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人學基礎[J];文藝爭鳴;2006年06期

9 萬家驥;談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發(fā)展的幾個問題[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01期

10 張弼;關于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發(fā)展的走向[J];文藝研究;1996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朝元;;全球化語境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現(xiàn)代轉(zhuǎn)型與發(fā)展[A];馬列文論研究——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十九屆、二十屆、二十一屆、二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02年

2 梁勝明;;試論毛澤東文藝思想的理論體系[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三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第三次年會論文集[C];1983年

3 歐陽友權(quán);;當代馬克思主義文藝學:問題與契機[A];馬列文論研究——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十九屆、二十屆、二十一屆、二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02年

4 王連功;陳艷梅;孟方;;在發(fā)展中繼承馬克思主義文論[A];馬列文論研究——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十九屆、二十屆、二十一屆、二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02年

5 黃力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歷史批判與當下訴求[A];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新時期文學理論研究的回顧與反思[C];2008年

6 丁國旗;;馬克思主義文藝學中國化的理論思考[A];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新時期文學理論研究的回顧與反思[C];2008年

7 ;后記[A];文藝意識形態(tài)學說論爭集[C];2006年

8 譚好哲;;開放視野·實踐品性·問題意識——新時期文藝理論研究的宏觀審視[A];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新時期文學理論研究的回顧與反思[C];2008年

9 馬建輝;;豐富與蕭條——30年馬列文論研究觀察[A];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新時期文學理論研究的回顧與反思[C];2008年

10 欒昌大;;創(chuàng)作論問題斷想[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一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第二次年會論文集[C];198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金永兵;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新境界[N];文藝報;2001年

2 本報記者 周玉寧;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批評[N];文藝報;2001年

3 張興成;總結(jié)·兼容·創(chuàng)新[N];人民日報;2003年

4 柏柳;文藝要繁榮 理論要創(chuàng)新[N];中國文化報;2001年

5 王元驤 趙建遜;理論偏見是怎樣形成的[N];文藝報;2003年

6 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評論家 張炯;加強文藝理論和評論的創(chuàng)新[N];人民日報;2002年

7 馮憲光;確立和強化人民主體身份[N];文藝報;2002年

8 董學文;馬克思主義文藝學的理論品質(zhì)[N];中國藝術(shù)報;2001年

9 記者 周玉寧;專家學者研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N];文藝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鄭玉明;試論黑格爾藝術(shù)認識范疇的實踐性內(nèi)涵[D];浙江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晨陽;比較視野中的盧卡契與胡風文藝思想[D];揚州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90260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190260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0de2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