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學修辭形式的現(xiàn)代圖形設計
本文選題:圖形設計 + 文學修辭。 參考:《包裝工程》2010年12期
【摘要】:以文學語言中修辭能使意義更加生動形象的表達方法為啟示,以提高視覺信息的傳達效果為目的,論述了圖形在信息傳達中的作用,同時分析了文學修辭的表現(xiàn)形式,進而通過實例探討了圖形設計中借用文學修辭形式為表達依據(jù)和手段的可行性和作用效果。在此基礎上,提出合理運用和借鑒文學修辭形式,是現(xiàn)代圖形設計豐富創(chuàng)意思路和開拓表現(xiàn)方法的重要途徑。
[Abstract]:Based on the method of expressing figures of speech in literary language which can make meaning more vivid and vivid, an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mmunication effect of visual inform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ole of graphics in the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analyses the forms of literary rhetoric. Then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 of using literary rhetoric as the basis and means of expression in graphic design are discussed. On this basi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rational use and reference of literary rhetoric form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modern graphic design to enrich creative ideas and open up methods of expression.
【作者單位】: 鄭州大學;
【分類號】:I04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何燦群;葛列眾;;格式塔原理在圖形創(chuàng)意設計中的應用[J];包裝工程;2006年01期
2 王志敏;;標志設計中負空間的意境[J];包裝工程;2006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勝難;;當代設計語言的綜合性表達[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4期
2 郝曉虎;傳統(tǒng)圖案在現(xiàn)代設計中的運用[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3 李爽;視覺符號的抽象程度與意義表達[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4 鄭娟;藝術設計中的空白意境[J];包裝工程;2003年05期
5 何方;符號語言在平面設計中的意義[J];包裝工程;2004年03期
6 曹曉飛;空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J];包裝工程;2005年02期
7 夏麗萍;;圖形創(chuàng)意中“元素的替代”[J];包裝工程;2006年03期
8 熊偉;;廣告符號的基本性質(zhì)與品牌[J];包裝工程;2006年03期
9 嚴屏;;現(xiàn)代包裝中圖形設計的表現(xiàn)技巧[J];包裝工程;2006年04期
10 夏麗萍;;論標志設計的趣味性[J];包裝工程;2007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周平;陸蘋;;中國平面設計的“勝利”曙光[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二)[C];2007年
2 李奮強;程磊;白興易;;論設計對圖形文化傳承的必要性[A];2004年工業(yè)設計國際會議論文集[C];2004年
3 王曉峰;;創(chuàng)意圖形的教學設計方法[A];2005年工業(yè)設計國際會議論文集[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陳道義;古代漢字書法裝飾之道[D];蘇州大學;2008年
2 劉雁;中國古代設計藝術中的“動感”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3 唐英;消費時代電視廣告審美特性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勇;從魔鏡到“魔”幻世界——論“變”畫的藝術魅力[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2 劉騰;平面設計中視覺溝通的拓展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3 裘曉菲;從實驗動畫創(chuàng)意來源看分類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4 易麗玲;旅游景區(qū)導向系統(tǒng)設計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09年
5 劉燕妮;影視廣告中視聽語言的審美運用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09年
6 劉艷芳;肢體符號在廣告設計中的運用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09年
7 朱艷;平面設計中審美意識的時代特征[D];湖北工業(yè)大學;2009年
8 胡波;圖形創(chuàng)意檢核體系的可行性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09年
9 費曉萍;時尚雜志的裝幀設計形式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09年
10 劉夢溪;城市公交車身廣告表現(xiàn)形式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鄭娟;藝術設計中的空白意境[J];包裝工程;2003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歐陽禾子;帥茨平;郭博穎;胡元元;;圖形中文學修辭的表述[J];包裝工程;2008年08期
2 陳放;有關中國圖形設計史研究的幾個問題[J];湖北美術學院學報;1999年02期
3 李利民;現(xiàn)代圖形設計的特點與發(fā)展趨勢[J];溫州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4 程輝;"圖形設計"教學中的思維訓練[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S1期
5 姚雪凌;圖形的傳達與魅力[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6 孫屹;古今圖形設計智慧比較研究[J];裝飾;2005年06期
7 王永東;在模糊性模式下的圖形設計[J];裝飾;2005年04期
8 岳虹;;平面設計之圖形設計淺談[J];西北美術;2005年04期
9 劉明剛;圖形設計教學探討[J];湖南包裝;2004年02期
10 吳守明;電腦圖形設計藝術[J];美術之友;1997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龐永紅;;中國傳統(tǒng)圖案與現(xiàn)代圖形設計[A];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新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2 毛峽;孫峗;;和諧圖案的自動生成研究[A];第一屆中國情感計算及智能交互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3 何方;;符號語言在平面設計中的意義[A];湖北省第十一屆楚天創(chuàng)新包裝設計評比論文集[C];2004年
4 皇甫建平;;GPS控制網(wǎng)的設計[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8卷)[C];2007年
5 柳忠杰;;應用實體擴展數(shù)據(jù)技術實現(xiàn)交互圖形設計[A];計算機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第十屆全國工程設計計算機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0年
6 張金良;于安祥;;淺析圖形創(chuàng)作思維對視覺傳達設計的影響[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4)[C];2009年
7 宋冬慧;;廣告圖形設計的創(chuàng)新生存[A];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2006年
8 李奕文;;GPS控制網(wǎng)的技術設計[A];中國測繪學會九屆三次理事會暨2007年“信息化測繪論壇”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9 翟浩澎;程笑君;;淺談商業(yè)插圖教學的新觀點[A];高教科研2006(中冊:教學改革)[C];2006年
10 吳秋全;;從7R現(xiàn)代概念看近代月份牌圖形設計[A];“歲寒三友——詩意的設計”——兩岸三地中國傳統(tǒng)圖形與現(xiàn)代視覺設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北京施惠特公司供稿;讓設計師驚喜的圖形設計平臺(一)[N];中華建筑報;2001年
2 尚紅燕;包裝圖形設計:關鍵是能否引起消費者的共鳴[N];中國包裝報;2006年
3 鄭怡艷;圖形設計的情感化[N];美術報;2002年
4 謝卉;圖形設計:更大的創(chuàng)作自由度[N];中國包裝報;2004年
5 電腦商報記者 黃光偉;愛普生首款A3+圖形設計打印機上市[N];電腦商報;2009年
6 黃維邋李珊;立足創(chuàng)新 助力傳播[N];中國醫(yī)藥報;2008年
7 宋同偉;綠色環(huán)保包裝的構(gòu)圖及設計要素[N];中國包裝報;2008年
8 記者楊華;全區(qū)新聞記者證換發(fā)工作展開[N];法治快報;2009年
9 王麗紅;感悟圖形[N];中國包裝報;2004年
10 ;不可替代![N];電腦報;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郝維;平面設計中的圖形與文字[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5年
2 宋梅梅;基于自然形態(tài)的圖形設計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3 陳慧慧;剪紙圖式語言的實踐性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09年
4 趙凌飛;秦漢瓦當紋樣對現(xiàn)代圖形設計的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5 謝宜;國畫意境論對中國當代圖形設計的影響[D];湖南大學;2006年
6 王鶴;圖形設計中的維度教學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7 吳曉璐;設計心理學在圖形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印刷學院;2008年
8 周萌;用圖形敘說《城市片語》[D];蘇州大學;2008年
9 馬磊;探討“陌生化”理論在圖形設計中的價值[D];河南大學;2008年
10 王謹;T恤文化與圖形設計[D];南京藝術學院;2008年
,本文編號:18869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1886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