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比較文學概論》啟動
本文選題:比較文學研究 + 文學概論; 參考:《中國比較文學》2010年03期
【摘要】:正 2010年1月15日和3月21日,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比較文學概論》課題組,先后在北京語言大學和華中師范大學舉行的兩次研討會,標志這一項目已經(jīng)正式啟動。首席專家曹順慶、孫景堯、高旭東,課題組成員謝天振、陳躍紅、孟昭毅、王向遠、鄒建軍、劉耘華等教授出席了會
[Abstract]:On January 15 and March 21, 2010,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s major research projects i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the key teaching materials for Marxist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he introduction to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the Research Group,Two seminars were held in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and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marking the start of the project.Chief experts Cao Shunqing, Sun Jingyao, Gao Xudong, members of the research group, Xie Tianzhen, Chen Yuehong, Meng Zhaoyi, Wang Xiangyuan, Zou Jianjun, Liu Yuanhua, and other professors attended the meeting.
【作者單位】: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分類號】:I0-0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佟曉萍;高!氨容^文學概論”課教學研究與探索[J];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2 劉萍;;新時期比較文學教材評價之管窺[J];青海民族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年03期
3 楊洪承;;借鑒·探尋·建構——關于中國比較文學研究理論基點的思考[J];學習與探索;1989年06期
4 何慶機;;比較文學研究的“第三空間”:一個立場與三種“他者”[J];世界文學評論;2007年01期
5 裘倩倩;;跨越的不僅是語言——試論文學與政治[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5期
6 秋敏 ,陳郁;強化跨學科、跨時代研究——浙江師大比較文學研究中心成立暨首屆學術討論會側記[J];浙江社會科學;1993年01期
7 葉仁雄;劉舸;;與世界文化多元性共存——《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叢書》首發(fā)式暨學術座談會綜述[J];外國文學動態(tài);2003年02期
8 吳家榮;劉萍;;論新時期比較文學教材的發(fā)展[J];中外文化與文論;2009年01期
9 樂黛云;;文化轉型時期比較文學面臨的問題[J];文藝研究;2009年06期
10 袁麗梅;;縱橫與跨越——張旭新著《跨越邊界:從比較文學到翻譯研究》評介[J];中國比較文學;2010年04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呂超;跨學科成比較文學研究趨勢[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2 記者 姜小玲;“當代中國比較文學研究文庫”出版[N];解放日報;2011年
3 周玉寧;當代中國比較文學研究文庫在上海出版[N];文藝報;2011年
4 孟昭毅 天津師范大學文學院;比較文學研究重返文學性[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5 中國社會科學院 葉舒憲;季羨林的比較文學研究[N];光明日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劉茜;多元文化中的文學對話[N];中國文化報;2008年
7 朱平珍;“瘦身”與“操練”[N];文藝報;2008年
8 高青;新視野中的比較文學研究[N];光明日報;2006年
9 宿玉村;張力與差異中的互動:建構兩岸多元對話的比較文學學術網(wǎng)絡[N];中華讀書報;2008年
10 雯嬌;人文社會科學前沿掃描[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文治芳;論樂黛云比較文學研究的理論與方法[D];山東大學;2009年
2 劉雄平;文學理論的現(xiàn)代性追求(1928-1936)[D];暨南大學;2006年
3 李秀麗;透過文學進行文化和政治批評[D];北京語言大學;2008年
4 陳立華;用戲劇感知生命[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蔡恒劍;從形式觀的變遷看文學概論教學及教科書的發(fā)展[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2 董國俊;20世紀初中西現(xiàn)代小說中的自我[D];蘭州大學;2007年
3 張二艷;二十世紀初葉文論中的文學名詞審定問題研究[D];河南大學;2007年
4 王琳;制度化的文學性[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劉松燕;楊周翰先生學術成就述評[D];吉林大學;2007年
6 孫月寧;論翻譯文本在比較文學研究中的有效性[D];中山大學;2010年
7 張曉妮;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本質論的發(fā)展歷史及未來走向[D];西北大學;2009年
8 楊慧娟;樂黛云與中國比較文學[D];鄭州大學;2008年
9 金蘭;魯迅《阿Q正傳》的朝(韓)語譯介研究[D];延邊大學;2006年
10 高永;母題理論探析[D];天津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7712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1771248.html